省审计厅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专家作中医保健专题讲座

27.08.2019  03:00


 

 



 


              8月23日,省厅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杨洪娟教授作了“天人合一治未病”中医保健专题讲座,厅党组书记、厅长杨晓和参会并主持。
            杨洪娟教授从“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的渊源、天人合一、为什么要未病先防、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如何养生”等六个方面,讲解了中医养生和防病治病的道理。杨教授的讲座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精湛的医学实践和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杨晓和厅长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天人合一,大道至简,医疗工作与审计工作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并就如何当好“经济医生”,如何在审计工作中为被审计单位把好“问题之脉”,开好“治疗之方”,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学哲学,用哲学,提升辨证思维能力。要用好辨证法,学会用系统思维和整体思维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干好审计工作,不仅仅是只懂看账本就行了,更要了解中央的方针政策,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要把具体问题放在大格局中,用系统思维去看问题,要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看。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才能符合实际,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体现审计水平。第二,要苦炼内功,提高“查病”“治病”能力。治病的基础是诊病,就是要把病查准、查透。中医看病,先要“望闻问切”,通过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象,把患者的病症检查出来。我们的审计干部,也要练就这样的本领。到被审计单位,也要学会“望闻问切”,通过现场观察、调阅资料、座谈了解等审计调查手段,先要了解人家的基本情况,了解职能职责、工作重点、内控机制、政策法规等,发现哪里有薄弱环节,哪里有管理漏洞,哪里有风险隐患,再去有重点地检查各种具体问题。第三、要“治”“防”并举,提升审计服务能力。杨教授的讲座,主题是“治未病”,未病先防。中医治病养生,既讲求标本兼治,更讲求未病先防。我们的审计干部,也要有“治未病”的意识,除了自己要注意养生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审计工作中,在经济领域的审计监督中,也要善于“治未病”。审计的价值不仅仅是体现在揭示多少问题上,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厅领导与在厅干部职工现场聆听了讲座,外出审计人员及省内各市审计机关同仁通过视频系统进行了收听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