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有三面:场面、门面和情面

01.06.2016  16:16


 

  做好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审计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提高审计工作科学化水平。当前,应从“场面、门面和情面”三方面下苦功、练内功、出真功,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一、“场面”即气场。气场不仅仅指审计人的才气,更重要的是一种精气神。理直才能气壮。首先,气场来自民意。审计干部要有心怀苍生的大爱精神和积极为民解难的奉献情怀。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目标。听民意,听真话,才能感受到冷暖;为民想,为民谋,才能奉献为冷暖。通过加强对涉及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关注涉及“三农”、城市低收入群众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和资金的管理,政策落实及执行中的问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气场来自基层。审计干部既要站在大局思考问题、定位角色,又要懂得基层、处好群众,与基层和群众的脉搏一起跳动,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想问题、谋审计。其三,气场来自养气。气壮、气实,还须养气,厚积薄发。审计干部虽然常常要到一线开展审计,但也不能忘记学习,应当日积月累、蓄气养文。唯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学习自觉、工作自觉,气盛言宜,审计工作方能干得了、干得好,才能从审计效果中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门面”即作风。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尚,一群人有一群人的作风。作为审计干部,我们的作风代表着政府的“门面”,代表着监督的风尚。当下,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杜绝“假、大、空”,孜孜以求倡导“廉、实、新”。“廉”即廉洁从审。廉洁是审计的灵魂。审计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讲纪律、讲规矩、讲程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审计人员要带头严明党的组织纪律、政治纪律等,严守廉政准则“生命线”,严格遵守“八个禁止”、“五十二个不准”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干净干事的表率,树廉洁政府的形象。“实”即实事求是。要进一步定位好服务角色,实现审计工作按法律法规办、按程序办、按人民群众意愿办。任何人在法律法规、纪律制度的单行线上都没有权力逆向行驶。规范服务,要求我们突出审计监督重点,既密切关注财政收入情况,促进应收尽收,又高度关注财政支出情况,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一方面,不断加大对税收征管、非税收入收缴、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促进财政增收。另一方面,抓住财政资金支出重点,突出加强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新”即创新审计。要通过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时时处处事事,都要保持热爱之心、感恩之心,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审计、对待同志、对待自己,让心灵平静而充满激情,让事业快乐而又富有秩序。要努力做到“三个看齐”,向国家的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向国家资金的安全看齐、向人民群众共同向往看齐。

  三、“情面”即担当。人无情不立,审无面不存。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情面,做不好审计工作。审计机关作为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承担着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使命。作为经济监督部门,揭露和纠正经济领域违法违纪问题,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是重要任务。高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加大执法力度,当好“经济卫士”;坚持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并重,注重审计服务。坚持事后审计与跟踪审计并重,注重跟踪审计。坚持查找问题与总结归纳并重,注重总结归纳。坚持评价制度执行与评价制度本身并重,注重评价制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转型升级要求,当好“发展谋士”;坚持抓大要案,揭露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审计问责,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增强责任意识,做到敢于审计、敢于碰硬,在反腐倡廉、规范权力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冲锋陷阵,勇当“反腐力士”;提升审计执法水平,严格审计程序,做到查处违法违规问题事实清楚,证明材料充分,处理处罚适当,审计评价客观公正,保证审计质量,当好“执法斗士”。对关系民生的社保、住房、文教卫、三农、资源环保、“三公经费”等,找准项目,连年安排,积极推进审计项目审计结果公开,敢于让人民群众品头论足,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好“公开勇士”。要让审计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于民、取信于民。并经得起纪检监察、审计的检查,让审计结果、权力运行真正在阳光下,并赋予其公开、公正、公信的新内涵。(李道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