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人员要包容和善待群众的怨言

21.07.2016  08:06

 
            同样是审计结果信息公开后,对待群众的牢骚、讽语和怨言,审计人员大致有两种态度。一种认为群众不讲理,不了解情况,有些要求提得不切实际,甚至认为群众是胡搅蛮缠,胡言乱语,有意无意躲避和远离群众,这是少部分人的态度;一种闻过则喜,对群众的批评和指正,表示欢迎和高兴,并倾听之,细察之,分析之,找准缘由,找出不足,结合审计整改工作,促进政府工作的改进和完善,以及群众反映问题的解决。最终,化解了群众的牢骚、讽语和怨言,收获了群众的笑脸和赞语。这是大部分人的态度。

            笔者觉得,后一种态度,对群众的怨言多一份包容和耐心,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要求”,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并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致力让群众满意高兴,是真正的联系群众,是真正的从群众中来,值得点赞和效仿。

            有道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政府工作的不足,基层和底层群众往往最有发言权,其意见往往也最有代表性。群众的牢骚、讽语和怨言,虽然不中听,甚至有点刺耳,却信息量丰富,涵盖了建设性意见、困难要求、知情状况,堪称政府部门施政的镜子、“睛雨表”和“第一信号”。审计部门要想改进工作,就必须认真对待,收集、反思和化解群众的牢骚、讽语和怨言,并把其当作改进工作的方向和原动力。只有这样,工作才能为群众着想,才能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群众才会赞成和拥护。对于审计监督而言,何尝不是如此!

            笔者在医保基金审计中,曾经就城乡两种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开展情况,进行了一番延伸调查和“把脉问诊”。有的群众反映,整合后待遇不升反降,医保管理机构费用结算麻烦,参保人员流动时接转手续难办,有个别政策调整时,没有设置过渡期,造成了一部分参保人员待遇急剧变化。笔者在审计中,就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并围绕群众的需求和利益,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兼备的建议。首先,要一边做加法,财政增加预算支出,提高医保统筹层次,提高医保基金的“共济”能力,一边做减法,压降经办管理机构的运营支出,减少对医保基金的占用,筹集更多的资金,用于提高参保人员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

            其次,要把公平放在突出位置,筹资标准、待遇政策以及经办管理要消除城乡差别,个别过渡期的特殊政策调整和安排,也要兼顾公平,并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另外,还要方便群众办理业务,大力加强城乡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经办管理信息系统,科学布局经办管理机构,使参保人员就医和报销更方便快捷。对参保人员在城与城、城与乡、乡与乡间双向流动,要优化和简化接转手续,以促进人员流动。

            政府人社部门在收到审计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后,非常重视,认为这是城乡医保制度整合过程中,非常及时实用的参考信息,为探索制度的彻底整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员流动,提高医保基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增进群众福祉,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参考依据。笔者在得到这些反馈的信息后,也觉得尽到了一点责任。如果谈经验的话,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民本审计观,把民意作为谋划和组织审计工作的参考和“指南”,促进政府部门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希望的地方做起。试想,如果不是坚持开放式审计,对群众的批评、期盼和呼吁,“捂住耳朵蒙住眼”,或者一边耳进,一边耳出,视而不见,说不定就失去了做好审计工作的契机,说不定就审计重点和目标的谋定和实现,还要在“黑暗”中摸索一阵子呢!(杨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