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降准机构或扩容 降准预期下降

07.06.2014  04:34

随着时间进入2014年年中,决策层进一步明确了货币政策的方向。5月30 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三农”、小微企业 等符合结构调整需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业金融 机构适当降低准备金率。

在实施范围上,有望适用“定向降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再限于“符合要求的 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

“这个时间点的选择,显示决策层对实体经济的把握是精准的。如在二季度的最 后一个月得以实施,对稳定下半年的经济目标来说不会太晚。”一位市场人士对《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定向降准范围扩容

与4月25日实施的“定向降准”相比,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定向降准 ”将支持的范围扩大至“三农”和小微企业。而在实施范围上,有望适用“定向降准 ”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再限于 “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而是 “三农”、小微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均有可能享受“定向降准”的优惠政策。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日前对媒体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下行 压力依然存在。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在调结构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稳增长 作用,从而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协同并进中稳增长。

从得到金融支持的角度看,“三农”与小微企业一直相对弱势。小微企业虽然数 量庞大,但由于金融资源的分配结构问题,一直不是主要金融机构的关注重点。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为50.8%,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回升,预示我国 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但从企业规模上来看,小型企业PMI为48.8%,与上月 持平,仍位于临界点以下。

“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对于解决就业和经济活力有巨大贡献,但因为他们的融资 需求分散,银行出于风险和成本考虑,要做小微企业需要很大的决心。”一位商业银 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全面降准预期下降

目前,相关政府部门对小微企业规模的认定存在分歧,但从此前经验来看,单笔 贷款额度可能是符合条件小微贷款的主要特征。2011年,银监会发文允许商业银 行的金融债券所对应的担负500万元及其以下的小微型企业贷款不纳入存贷比考核 范围,允许商业银行将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型企业贷款视同零售贷款计算 风险权重。

“至于比例的划定和考核标准,需要等待政策进一步的落实。”上述市场人士认 为,央行等有关部门或将出台一套系统的管理方案来对此次“定向降准”进行精确的 操控。

5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 增长。截至今年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为13.2%;前4个月,社 会融资规模达7.18万亿元,人民币贷款新增3.79万亿元。

相比往年,这一货币增速并不算高,同时多项经济数据显示,目前宏观经济正在 进入下降通道。多家外国投行还发声预期中国央行将全面降准。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定向降准”的消息一出,使得市场对全面降准的预期有所 下降,上述市场人士认为,此后决策层可能更希望引导资金有针对性的宽松,而非全 面的宽松,包括定向降准、公开市场操作在内的政策微调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