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 文明乡风入人心

24.04.2017  09:23

  □记者  常素莉  王渊  通讯员  赵会英  杨文月

  “这月19号,村里刚办了一起白事,总共用了一天时间,大大减轻了事主负担。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大家都认可!”4月21日,记者在安新县大淀头村采访时,威望高、常在村里主事的村民朱国清告诉记者,“马上要建雄安新区了,新区建设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我们老百姓的文明程度更要大大提升,你说是不是?

  过去,大淀头村过红白喜事,家家比阔气讲排场,一桌酒席动辄几百元,一桩事办下来主家至少花费5、6万元。有些农户因此借了外债甚至因之返贫,一些老人甚至不得不在还债中度过余生。

  为了彻底改变陋习,切实保护村民利益,大淀头村在1998年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章程。据村党支部书记赵爱乐介绍,根据红白理事会章程,丧事和红事的酒宴招待不得超过6桌,帮忙人员不能超过40人。其中,丧事要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坚决火化,严禁使用棺木;生小孩过满月一律不许送礼物。同时,红白理事会选派专人负责监督,对不必要的开支进行限制。

  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大淀头村的新规落实起初遇到了不少阻碍,接连十几次的红白喜事,都需要理事会的成员们划船去水乡、开车跑到主家进行沟通、协调,讲清大操大办的弊病。“有的时候,需要去好几趟才能说通当事人。”朱国清说。

  经过多方面的工作,大淀头村现在每宗白事最多花费8000元,比起以前至少节约了5万元,而红白理事会也成了村内家家户户办事时的“主心骨”。从1998年10月至今,该村火化率100%,没有出现一起二次入棺行为,全部使用骨灰盒;全村有200多对新人喜结良缘,每对节省至少4万元。估算全村红白事两项共直接节省2000余万元,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拥护和广泛赞誉。

  在大淀头村的影响带动下,附近村镇也相继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积极推进移风易俗。

  据了解,安新县还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红白事理事会建设的通知》,制定了统一的工作章程,给丧事、喜事立标尺,严格控制参与人数和招待费用,倡导丧事从简、喜事新办,全县农村已成立红白理事会200多个,按规程操办红白事2万多起,勤俭节约、文明操办的观念深入人心。

  走在大淀头村整洁的街道上,记者看到,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十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等标牌。“新区建设在即,我们更要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和谐相处,以更加文明洁净的乡风村貌迎接每一位客人。”赵爱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