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安全生产报》:安监站长张振峰事迹闪耀中央主流媒体

18.07.2016  19:39
  中国安全生产报  2016年7月15日  一版、四版    安监站长张振峰事迹闪耀中央主流媒体   编者按:从去年4月起,本报以《责任,昂扬振作地扛了13年》开篇,展开了对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安监站站长张振峰的事迹的系列报道,引起较大反响。如今,张振峰的事迹被中央主流媒体关注,7月14日,新华社在“最美基层干部”栏目中,对张振峰的事迹进行了报道(见下文)。
  据悉,其他中央主流媒体也将推出相关报道。
  张振峰的事迹被中央主流媒体关注,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宣传,是对安监人工作的肯定和鼓舞。张振峰的事迹必将继续感染千千万万的安监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不断攻坚克难、脚踏实地、奋勇争先,为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作出更大贡献。
      固执的安全守护者张振峰   ■新华社记者 郭雅茹
  每月下乡下矿20天,每天往返15公里,14年骑行6万多公里,井下行走8000多公里……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安监站站长张振峰,坚守基层14年,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张振峰今年46岁,个子不高,黑瘦。在矿产老板和工作人员眼里,他是固执的“磨叽精”。
  青龙满族自治县发达矿业公司是张振峰的负责点。2012年的一天,突降暴雨,公司车间主任孟宪华接到张振峰打来的电话,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没想到,过了一会,张振峰骑车来到矿上,说不放心,要住在矿上,怎么劝都不行,非等到第二天雨停了,矿上没事了才走。”孟宪华说。
  “公司刚开时,张振峰总来,督促企业整改隐患,只要有问题,说一遍不管用他说两遍,啥时候整改到位了啥时候停止。”公司总经理邵海林说,“我当时特别烦他,也不给他好脸色看,就觉得这人真是磨叽。
  可张振峰却不在乎,“只要能让大家把隐患整改了,说我磨叽又怕啥”。
  渐渐地,企业负责人被张振峰的固执和磨叽感化。“这么多年过来,我知道他都是为了我们好。”邵海林说,“他把矿上的事当自己家的事关心,尽职尽责。
  “咱们干着这个工作,就得把责任担起来。”这是张振峰常说的一句话。
  2002年,朱杖子乡成立安监站,张振峰当起了安监员。之前他曾担任多年司法助理,对安全生产方面工作仅有1年的经验。于是他从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每次到企业检查,有什么问题都虚心向工人请教。
  有一次,他在企业看到一本书《选矿工人培训教材三百问》,感觉非常有用,就复印下来装订成册,带在身边随时学习。这本书现在已经快被翻破了,而他也早已对矿业的全流程烂熟于心。
  充足的知识储备让张振峰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到企业检查时,他能够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乡政府的多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都由张振峰执笔起草。每年的应急演练,他都是从头到尾负责组织实施。
  每年到了汛期,乡里的几座尾矿库,他每天巡查一两遍。为了便于出现险情时及时处理,他时常住在矿上的小房子里,5天、10天甚至半个月、一个月不回家,换下的衣服顾不上洗就让人捎回家。
  责任大、压力大,还得勤跑腿,能吃苦,安监工作并不好干。2002年,青龙全县建立乡镇安监机构时,第一批共有25名安监员。到现在,只有包括张振峰在内的三四人还在坚守。
  安全生产工作虽然责任重大,但日常的工作却非常琐碎。把上级的文件送到企业负责人手中,在一些人看来单调枯燥可做可不做,但在张振峰眼里,这却是一件必须要做好的大事。“安监站既是基层末梢,又是监管前哨,政府的政策、部署,必须保证传达到企业,保证最后一公里的畅通。”张振峰说。
  他给自己立了规矩,送达文件要做到“五必须”。一是文件必须送到规模较大的矿山、尾矿库、采石场、加油站和烟花爆竹仓库等企业。二是有关重大节日和“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文件,除送给企业外,还必须送到辖区9个村。三是有关汛期的文件必须送达。四是有关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综合整治的文件必须送达。五是文件送达后,必须要企业、村负责人签字。
  在张振峰办公室的一个五节大铁皮柜里,塞满了档案盒。从干安监工作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建安全生产档案。有了这些档案,心里就多了一本明白账,想要了解啥时候的工作,伸手就能查。
  14年来,张振峰已经骑坏了3辆自行车。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他每月下乡、下矿约20天,每天往返至少15公里,14年共骑行6万多公里。
  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张振峰默默坚守安监岗位14年,换来朱杖子乡十几年无生产安全事故。张振峰说,看到自己监管的企业都能平平安安,是一种幸福。   
   张振峰让我们读懂安监人的初心   ■本报评论员
  提起张振峰,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从2015年4月第一次报道他至今,本报刊出的有关张振峰的报道,粗略估计已逾2万字。如此不吝笔墨、大张旗鼓,原因何在?
  张振峰,一位真正来自基层的安监干部,一名普通党员,一个并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正是这个普通人,时刻把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扎根一线14年,一心一意扑到安全监管工作上,默默地为安全生产这座大厦添砖加瓦。
  从他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什么是“”、什么叫“”、什么为“”,更读懂了安监人坚守不渝的那份初心。
  是什么让张振峰在河北乡村的安监站里,一守就是14年?从一次次报道中,我们有了答案: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至真情怀使然。就拿“送文件”来说,别人看来,可做可不做,但在张振峰眼里,是必做的大事,不送是失职、是隐患,甚至是犯罪。再如“促整改”之事,他总是不怕麻烦,不怕嘴碎,不达目的不罢休。试问,若不是真正热爱、真心投入、真诚相待,又何来这样的动真格、较真劲?一个“”字,源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源于他对党、对守护生命崇高事业的忠贞不渝。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但张振峰的“”,不由得令人敬佩。从干安监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建档案。白天刚检查完,到了晚上,他还要再打电话叮嘱一遍。去矿山,他不光查生产合不合规,还要看矿区有没有人放牧、有没有儿童玩耍,心细如发。一个“”字,意义非凡,背后蕴含的是他对安监事业的精心、尽心,对履职尽责的上心、用心。正因如此,他才耐得住清贫、顶得住压力、扛得起责任,拿出了全乡连续十几年无事故的成绩单。
  张振峰干事很实,实到被人形容为“太傻太痴”。为了检查,他每天往返15公里,14年骑行6万多公里,井下行走8000多公里,甚至不惜自掏腰包租车;14年来,同期到岗的安监人员大多已换岗,他却一直坚守,至今还是名工作超负荷、责任无限大的安监站站长;最难能可贵的是,经报道后,他成了“名人”,但踏实作风丝毫未减,跑企业跑得更勤,“赶都赶不走”……张振峰正是凭借他的“实言”、“实行”、“实心”,感染了千千万万的安监人。
  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但张振峰的激情不减、信念未变。他说,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并不高:他是党员,就得合格;他干安监,就要称职。14年来,他用“”、“”、“”,阐释了什么是“合格”、怎样是“称职”;他凭一丝不苟的精神,把从事安监事业的初衷、理想融入血液;他时刻保持勇士冲锋的姿态,朝着既定目标、方向义无反顾、不断前行。
  心若一直向着光明,自然充满阳光。当前,安全生产事业正是爬坡过坎、艰难攀登之时,既有看得到的辉煌历程,更有避不开的风险挑战。前行路上,需要更多的张振峰,需要更多牢记初心、脚踏实地、奋勇争先的安监人,相互鼓舞,互为示范,为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作出更大贡献。(执笔:闫静)

  张振峰,一位基层安监英雄的发掘与呈现







  张振峰,一位基层安监英雄的发掘与呈现
  ■本报记者 李仁堂
  编者按
  去年4月和今年4月,本报分别以《责任,昂扬振作地扛了13年》和《张振峰这一年》为题,刊发了由本报记者李仁堂采写的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安监站站长张振峰的事迹,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今年7月4日,本报又刊发了《党员张振峰的忙碌“七一”》,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了张振峰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生活的形象。
  如今,回顾张振峰的发现、采访、再访、成稿等“台前”过程,再回味张振峰报道的编辑、策划、稿件打磨等“幕后”经过,可以看出,典型人物的塑造并不是简单的采访写稿,而是需要不懈坚持和群策群力。   一个偶然的发现   张振峰这个人物可以说是一个偶然的发现。   去年3月初,河北省安委会组织开展“两会”安全生产督导。在青龙县督导矿山安全工作时,督导组临时决定到朱杖子乡安监站调研。在安监站,督导人员看到了张振峰和他的塞满了档案盒的档案柜。督导人员当场统计了一下,共有86个档案盒。再一了解,朱杖子乡已实现连续10年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督导组的一位同志用手机拍下了这些档案,发到了当时刚刚建立的河北省安监局微信群。河北省安监局局长刘宝玲看到后,要求汇总整理朱杖子乡安监站和安监员的情况,并称发现了一座“富矿”。
  得知这个信息后,我凭着新闻人的直觉感到这里面“有戏”。虽然当时我获得的所有信息就是“有这么一个安监站,有这么一个安监员,有一柜子档案”。让我决心下力气采访这个人物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张振峰从事安监工作的时间,二是朱杖子乡10年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
  我感到,张振峰这个人有“故事”,张振峰的故事有内涵。
  内涵之一,张振峰从2002年开始在安监站从事安监工作,这一年各地安全监管机构纷纷建立,再加上朱杖子乡10年无安全生产死亡事故,通过描写安监机构末梢和最基层安监人的工作,可以完整地体现安监机构的作用,安监人工作的艰辛和精神风貌。内涵之二,多年来,我们对最基层安监干部的重大报道比较少,社会上对安监人特别是对基层安监人的工作、生活知之甚少,我们作为安全生产行业媒体要将这种正能量大力传播出去。
  我把这个想法向报社领导做了汇报后,得到全力支持。   初访张振峰   2015年4月下旬,我第一次到朱杖子乡采访张振峰。刘宝玲对此极为重视,专程从唐山赶到朱杖子乡看望张振峰,并陪同我采访。   初见张振峰,我便感到采访有难度,主要是他不善言谈,显得十分局促、紧张,问一句说一句,不问便没有话。
  我用了几乎半天时间和他拉家常,和他寻找共同语言。他说自己高考时差几分没有考上大学,高中毕业后四处打工。尤其在讲到在一家玻璃企业打工,当时体重只有90斤的他,要推四五百斤重的玻璃车,冬天里棉衣都湿透了的经历时,他几欲落泪。我也和他说起我经历过的苦难,并说这些苦难对人来说,其实也是一笔财富。他感受到了我对他的理解,也找到了我们之间的共同语言,开始对我产生信任感。
  之后,我才开始同他谈工作,聊家庭,聊兴趣爱好,聊社会新闻,聊安监人的苦衷,聊待遇,聊收入,聊对社会问题的看法,甚至听他发牢骚,吐怨气。聊得高兴时,吃罢午饭不休息,躺在他办公室里一张用于值班的行军床上接着聊。我拿着他的安全生产档案和检查表等,一项一项地问他,他一一回答。
  他的故事,特别是一些生动的细节,就这样聊了出来。
  采访整整一天后,晚上我们在我住的招待所里接着聊。越聊话题越广,山南海北,天上地下,越聊张振峰越放松,心扉也越敞得开。
  张振峰不会说大话,不会说冠冕堂皇的话,不会说多少听着闪光的语言,大实话有一句是一句。但正是这些大实话,构成了他的故事。
  我们聊到晚上11点,其间他的父亲和妻子不断打来电话,问他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回去。正是从他的电话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父母的孝和对妻子、家庭的责任感。
  从事安监工作的14年里,张振峰有11年骑自行车下矿下乡,共骑行6万公里,骑坏了3辆自行车。这是他的故事中的一个重要情节。其实,对于这个数字,他自己并不太清楚。比如,从乡里到企业距离是多少,他和乡里的干部们从没有确切的数字。为了验证一下,让数字更准确、更可信,我特意去了一趟他检查得最多的一家企业。上车后我让司机师傅打表测量,最终搞清楚了从乡里到这家企业路程为7公里,从他家到乡里10公里。这个数字让他们感到吃惊,感叹没想到会有这么远。就连他骑的3辆自行车,每辆车是什么牌子的,当时的价格是多少,我都问了个一清二楚。
  张振峰爱学习。在报道中,我写了他学习《选矿工人培训教材三百问》的事。其实,这个情节是在张振峰的抽屉里“发现”的。我在他办公室里同他聊天时,他拉开抽屉找东西,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书,当即感到这里面应该有故事。为什么?这本书不是正式出版的,而是一张一张复印的。如今,正式出版物很容易得到,为什么他会保存一本复印的书?于是,我就通过追问他这本复印的书的来历,将张振峰爱学习、钻研业务的精神展现出来了。
  除张振峰本人外,我还采访了朱杖子乡乡长任久军,采访了他的主管领导朱杖子乡副乡长李金龙,采访了他经常去检查的企业的经理,采访了青龙县安监局的局长和副局长,还到他家里采访了他的妻子。
  让我动容的是他的家。他的家就在他妻子开的小超市里——一堆货物中间塞了一张双人床。见过多少家,没有见过这么简陋的家,甚至连水都要从外面提,上厕所要到街上的公共厕所。印象最深的是,他妻子的梳妆台,就是一摞饮料箱上放着一把梳子和一面小镜子,还有一瓶最普通的护肤品。我采访时,还有一位乡领导和县安监局的领导,地方狭小得转不过身来,没地方坐。张振峰拉来一个纸箱当桌子,啪啪地打开饮料让我们喝。说实在的,当时我的心情很复杂,几欲掉泪,他打开的饮料我一口都喝不下,这些饮料钱他要卖多少货才能挣回来呀?这就是我们的基层安监人,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忘我工作、执着坚守的。
  短短3天,我和张振峰之间的关系由采访与被采访关系变成了朋友关系,他对我的称呼由李站长变成了李大哥。
  虽然采访了整整3天,但还是留下不少遗憾。比如,和张振峰同一个办公室的蔡春杰,是负责林业、农业技术工作的。他经常用自己的摩托车载张振峰下矿检查,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情节。但由于时间紧张,加上不凑巧,我没能见小蔡一面,只能用电话采访做了补充。   稿件主题如何确定?   起初,我以为张振峰是一个古板的人,除了工作别的什么都不会。但采访后我感到,他是个懂生活、会生活,既拼命工作又顾家的人。他生活得艰难,但很平静;生活困顿,但不悲苦,保持了乐观的生活态度;他有过不干的想法,但没有因此对工作有所松懈,坚持“只要在岗位一天,就负责任一天”。这才是实实在在、活生生的人,能引起安监人共鸣的人,是一个能学的人。
  因此,我把稿件的立意定在写出一个普通的安监人,一个真实的安监人,一个坚守岗位的安监人,一个牢记责任的安监人,一个全身心工作的安监人,一个爱工作、会工作的安监人,一个在艰苦条件、艰难生活中奋发向上的安监人上。不拔高,不粉饰,不夸大,不虚言。把稿件基调定在用实在话,写实在人,客观、真实,用故事启发人、打动人上。
  张振峰的档案是人们提得最多的,但在和省、市安监局领导交换意见时,我提出,虽然张振峰的档案从系统性、科学性和完整性上看,尚有许多欠缺,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形象,从真实性考虑,我把这些写在了稿子里。此外,干安监太累,压力太大,张振峰曾几次向他的主管副乡长提出更换工作,但主管副乡长不答应。我也把这些写在稿子里,不但丝毫没有影响张振峰的形象,反而提高了可信度,突出了他“只要在岗一天,就要把责任扛在肩上一天”的精神。
  略有遗憾的是,由于篇幅所限,一些我认为比较生动的细节、情节以及评述性的语言,没能在稿子里展现。   1年之后再访   今年4月初,我从秦皇岛市安监局发布的信息中发现,1年来该市一直在开展向张振峰学习的活动,而且没有局限在安监系统,而是扩展到了社会层面,秦皇岛市还把他誉为“基层安监英雄”。
  张振峰的事迹为什么能走出安监系统?为什么能被誉为“英雄”?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萌生了再度报道张振峰的想法,并同编辑部进行了沟通。编辑部认为,此时距张振峰的首次报道已有整整1年时间,回访恰逢其时。
  再访张振峰时,他还是那样不善言谈,讲自己事迹的话没有几句。
  没办法,我在他的办公室里逐页翻看他的工作日志,从中发现问题和线索后,就向他询问原委。
  我了解到,在这1年中,朱杖子乡许多矿山企业都停产了,张振峰虽然对停产后的企业安全仍然不放松,但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到了村级安监机构的建设上。
  于是,我和他一起到该乡的卧龙池村检查,了解到了他帮助该村制定3项职责和5种制度,规范村级安全监管等情况。
  张振峰成名后的工作状态怎么样?针对这个问题,我采访了朱杖子乡乡长和青龙县安监局的领导,后者向我讲述了张振峰不飘不浮、不骄不躁、一如既往地扎实开展工作的情况。
  1年来,张振峰的家庭状况并未出现明显好转,反而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他的母亲因脑梗塞住院抢救,妻子患了腰椎间盘突出。我再次到张振峰安在小超市的“”里,采访他的妻子,了解到了他在家庭困难背景下坚持工作的一些情况。
  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上次采访时没有见到的小蔡,这次终于见到了。张振峰是基层安监员学习的“富矿”,而小蔡则是我了解张振峰事迹的“富矿”。
  对张振峰的事,小蔡似乎比张振峰自己还清楚。他说:“振峰在干,我在看,他的事干过自己都忘了,我却都记着。
  张振峰在去年雨季时发着烧检查矿山、尾矿库,紧盯新上的石材雕刻厂提高职业卫生防护水平等事迹,就这样被“”了出来。
  张振峰话不多,豪言壮语更少,但他朴实的两句话“我的目标和追求不高,我是党员,就要做个合格党员;我干安监,就要做个称职的安监人”,却让我感触颇深。这个简单至极的目标和追求,正反映了一个基层安监工作者的崇高境界。于是,这两句话便被我确定为《张振峰这一年》一稿的主题,所有的描写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
  “七一”前夕,我又去朱杖子乡采访张振峰。这次我是和报社摄影记者张兆增一起去的。这次的任务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党员张振峰的“七一”是如何度过的。
  为了拍摄到张振峰帮助妻子炸油条的场景,我们凌晨4点多就赶到了他们炸油条的小摊旁,开始了一天的抓拍。随后,我们随着张振峰去上班,到集市上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到村委会送安全生产文件,到石雕厂检查,下矿洞,上尾矿库坝顶,在选矿车间检查,直到他回到办公室整理检查资料、填写工作日志。
  7月4日,本报四版以《党员张振峰的忙碌“七一”》为题刊发了这组报道。   为安监人鼓与呼   稿子写完,在报道链条上相当于只完成了初级矿产品。要成为精品、名牌产品,还需要“洗选”精加工,还需要通盘筹划和整体布局营销,满足“市场”需求,并引导“市场消费”。这是成功的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
  张振峰系列报道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本报编辑部的精心筹划和布局。站在台前采写的是我,而编辑们却是报道的幕后“英雄”。
  从报道一开始,报社领导就高度重视,多次过问,多次与我沟通,确定报道整体思路,谋划步骤、节奏。编辑部精编细编。
  报社还发挥报网一体作用,在纸媒报道的同时,还在中国安全生产网和微信平台上做了专题报道。国家安监总局网站也做了专题。
  正是这样精心周密的策划布局,才使得张振峰的报道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责任,昂扬振作地扛了13年》一文推出后,时任河北省委常委、秦皇岛市委书记的田向利,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先后作出批示。国家安监总局办公厅发出《关于学习张振峰同志先进事迹的通知》,河北省安监局党组发出《关于在全省安监系统开展向张振峰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今年,《张振峰这一年》报道推出后,河北省安监局党组再次发出《关于在全省安监系统继续开展向张振峰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
  随着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报道,张振峰的事迹将向全社会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