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

14.10.2016  19:45
                                                                                                                                冀安委〔2016〕12号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省安委会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预防工作,有效防范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加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生命至上,牢固树立事故可控可防的理念,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有效防范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政府推动引导、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负责、社会公众参与,建立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到“十三五”末,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全面改善,事故总量进一步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安全生产总体状况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
  二、健全安全预防控制运行机制
  (一)定期组织形势分析研判。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研判机制。省每半年、市每季度、县每月对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形势和生产安全事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根据安全生产实际,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安全生产和职业病危害风险的管控,确保可防可控。加强对安全生产舆情和热点、敏感问题的分析预测,完善应对机制,提升应对能力。
  (二)构建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安全监管工作纳入“互联网+”行动总体规划,逐步建立全省统一规范的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信息数据的共享,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监管格局,提高安全监管效能。加快建立政府与各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互联互通信息系统,健全配套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
  (三)完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对重大风险单位、重大风险源点实施有效管控。建立重大危险源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生产经营单位管理档案,落实各层级风险防控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对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建立以“双随机”抽查为重点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机制,加大对高风险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抽查权重。
  (四)健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安全生产应急联动,完善应急救援工作合作、指挥机制。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队与属地政府救援队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演练,实施科学救援,提高应急处置效率。加快应急救援平台建设,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和联合处置机制,加强国土资源、安全监管、气象、地震等部门的协调配合,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
  三、提升生产经营单位安全预防控制能力
  (一)强化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监督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履行主体责任,把风险管控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健全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应急管理等工作的闭环管理模式,构建系统规范、管控有效的安全预防长效工作机制。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符合实际科学规范的风险辨识和评估标准,实现一企一标准。科学辨识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生产系统、操作行为、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对辨识出的风险分类梳理,确定防控重点。
  (二)落实安全风险防控措施。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安全风险防控措施,按照风险等级实施分级管控,最大限度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风险点、风险类别、重大危险源及管控措施。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撤离通道。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落实动态全程监控和风险预控管理。加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切实保障职工安全健康权益。
  (三)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各级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要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编制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轨道交通、客运索道运营等单位和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应依法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定期演练。规模较小的单位,应与邻近的应急救援组织签订应急救援协议。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并定期组织考核。
  四、强化城镇运行安全风险管控
  (一)加快城镇运行防控网建设。健全风险管控制度运行规范,构建覆盖城镇生产、生活、运营等各方面,贯穿城镇规划、建设、运行、发展等各环节的城镇运行安全预防控制网络。加强车站、码头、地下空间、公园景区、商场超市、人员集聚场所等地点的安全风险管控,明确责任,完善制度。强化输水、输电、供气、供热管线和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轨道交通等风险管控,完善基础数据,落实分类监管。加强城乡结合部、开发区等区域的安全风险管控,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二)加强城镇运行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建立健全高危行业、重点工程及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城镇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明确相应管控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提高预警和防控能力。完善城镇运行安全监测站网或监测体系,健全安全风险信息报送、应急响应、现场指挥、协调联动、信息发布、社会动员和统筹协作等工作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三)强化城镇运行风险源头管控。加强城乡发展规划与城镇地下公用基础设施规划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管道、城镇燃气管线、轨道交通等规划的衔接。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符合城镇战略定位的安全生产负面清单制度,强化负面清单管理。推动经济存量中高危险、高污染、高耗能生产经营单位的转移或退出。全面启动实施人口密集区危险品生产经营单位搬迁工程。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镇人口密集区批准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工厂、仓库,现有的要尽快完成区域安全评价并备案。
  (四)落实城镇运行风险防控措施。负责城镇运行保障的有关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责,开展城镇运行风险源普查,明确风险源名称、类别、风险程度、分布状况。进一步健全城镇运行安全标准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规划、技术等手段,控制新增风险,降低和消除存量风险。加强部门联合监管执法,建立相互配合、协调联动的联合检查、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增强监管执法效能。加大执法力度,对非法违法行为依法严格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五)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依托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智能传感、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创新安全风险防控手段,强化监测监控、预报预警,提升风险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引导各类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机构、市场化研发机构和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为保障城镇安全运行提供风险管控、预警预测、事故分析鉴定、检测检验、职业病危害监测等技术支持。
  五、充分发挥社会参与和市场机制作用
  (一)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健全安全自律机制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风险防控和事故善后赔偿功能,全面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加快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将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安全生产诚信纳入社会征信系统,通过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舆论监督及失信联合惩戒,推动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的落实。
  (二)积极扩大公众参与。支持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动员职工依法参与和监督安全生产工作,推进群防群治。鼓励协会、联合会、商会、慈善组织、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安全预防工作。健全和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加大举报奖励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全面参与、主动监督、自觉举报的积极性。
  (三)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等,加大对安全风险防控重要性的宣传,开展安全预防知识宣传进机关、进生产经营单位、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六进”活动,面向公众传播生产生活安全知识和技能,增强公众对安全风险隐患的辨识和应对能力。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安全生产委员会要加强对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查考核,及时研究解决面临的问题。各市县政府要严格落实责任,加强对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调度,推动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特点规律,加强源头风险管控,抓好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完善本行业(领域)风险预警预测和风险管控工作机制。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地要准确把握和研判本地安全生产形势、特点和规律,不断推进安全预防控制体系相关政策创新,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地方性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安全预防控制工作依法运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内容、方法、步骤,切实抓好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强化监督追责。加强对安全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和问责,建立健全事故倒查追责机制,对因安全风险管控、防范、处置等措施不落实,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生产经营单位和监管部门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河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2016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