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实业 “压”出来的转型升级路

10.10.2014  19:14

安全实业 “”出来的转型升级路
——加快推进河北工业转型升级·企业样本(二十四)

      前不久,在沙河安全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从德国引进的低辐射节能镀膜玻璃Low-E生产线上,来自德国的专家们正在加紧调试设备,目前该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安全实业公司作为“中国玻璃城”——沙河市玻璃行业的龙头企业,年产量占到全国玻璃总产量的7%。“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打响以来,全沙河市到2017年要完成3600万重量箱玻璃的产能削减任务。面对如此大的削减压力,安全实业自我加压,适时打出了一套转型升级“组合拳”——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环保节能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绿色转型之路。 
      技术“加压”——
      确立绿色发展新支点
      不久前,沙河市集中爆破拆除了10根玻璃生产线烟囱,据估算,此次共淘汰玻璃产能1060万重量箱,年削减二氧化硫1250余吨、氮氧化物1650余吨、烟(粉)尘500余吨。
      “这次没有爆除我们公司的烟囱,说明我们之前的技术改造非常有效果,但同时仍给我们带来不小的震动。”公司总裁杨江魁告诉记者,“这说明玻璃行业的准入门槛在不断提高,要想不被阻挡在门槛之外,就必须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
      玻璃行业产能过剩、节能减排技术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顽疾。安全实业的管理层认为,通过技术“加压”,应是玻璃企业转型升级、优化存量有效途径。为此,安全实业划定了转型升级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把技术创新确定为绿色发展的新支点,开始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没有现成的技术平台,安全实业就依托南京凯盛设计院,通过成立课题攻关组开展技术攻关。据统计,安全实业每月都会有十几起的技改发明,这些节能举措每年可间接给企业带来上千万元收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安全实业日熔化量1200吨使用的生产线比普通日熔化量500吨的生产线要宽1.5米。这种过宽的生产线,玻璃边部易受热不均。为保证生产线热量分布均匀,退火工艺段两侧装配有电加热设备,启用该设备每天得耗费1500元电费。经科技攻关,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三道工序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过程中即使关闭电加热设备,也能确保生产线受热均匀而不影响退火窑正常生产,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省用电近170万度。在成型工艺段,为降低成本,公司以班组为单位开展了控制原板宽度、均衡原板厚度的行动,现在每条生产线平均原板边宽度减少了20毫米,平均厚度降了0.05毫米,每年可为公司创收约1300万元。另外,公司还启用余热回收再利用,建成15WM和12WM余热发电站两座,满负荷运转可年发电约2.3亿度,并网回来后可满足公司满负荷生产的用电需求。
      环保“加压”——
      提高产能利用率为突破点
      “目前平板玻璃行业应属‘结构性过剩’,也就是说真正过剩的是那些技术装备落后、低效和能耗、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公司副总经理王勇介绍说,“普通玻璃的售价按重量算,一重量箱6毫米玻璃52元,基本不赚钱。现在低辐射节能玻璃生产线上马后,玻璃售价按平方米算,同款6毫米镀膜钢化中空玻璃一平方米卖160元。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发达国家玻璃深加工能达六、七成,而我国只有不到四成。”杨江魁告诉记者,这个差距正是企业提高产能利用率的突破点。为此,安全实业实施环保“加压”,通过技术合作与资本运作,努力将过剩的产能转化成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从2011年开始,安全实业与央企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新能源、新玻璃、新材料“三新工业园区”,在玻璃深加工领域开展深耕细作。
      记者了解到,“三新工业园区”总投资56亿元,分四期建设。园区一期上马低辐射节能镀膜玻璃Low-E生产线。这种低辐射节能玻璃经过深加工钢化处理,可合成中空玻璃,此产品较普通建筑玻璃可为终端客户降低能耗约40%。据估算,项目投产后,可年产1600万平方米磁控溅射异地可钢化Low-E镀膜玻璃,年产钢化中空玻璃1000万平方米。
      在“三新工业园区”建设进度表上,记者看到园区二期将主攻节能门窗和镀膜产品。三期和四期将建成2条日熔化能力150吨的主打超白、超薄玻璃基片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生产线,到时安全实业将进入太阳能极板以及平板、电视屏幕等新领域,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产品“加压”——
      纵向延伸产业链条
      日前,安全实业的望美窗业旗舰体验店在北京开放。从生产玻璃到制造高端门窗,这是安全实业纵向完善延伸产业链条的一个探索实践。
      “现在高档次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仍是制约玻璃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安全实业的发展思路就是尽可能少卖原片,多卖成品,多开发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杨江魁介绍说,安全实业延伸产业链条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促进玻璃产业与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在玻璃深加工领域已经有了很大突破,现在望美窗业使用的Low-E节能玻璃就是我们的深加工产品。
      8月26日,记者在安全实业的“三新工业园区”见到了这条被称为“门窗神器”的柔性自动化门窗生产线。“你可别小看了这条生产线,它生产出来的门窗比普通建筑窗户隔热性能提高50%,节能达到40%,且透明度要高于普通玻璃。”安全实业公司办公室主任李爱波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新产品——铝包木门窗。           
      据介绍,今年3月,安全实业公司与意大利SCM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进世界顶级柔性自动化门窗生产线,成为国内首条节能门窗全自动化生产线。目前,这种环保节能门窗已经在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上市。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后,年可消化本公司原片玻璃750万重量箱,提高附加值约3倍,每年销售收入将增加约20亿元。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