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台:《安全之声》第267、268期

02.08.2017  13:24

  《安全之声》第267期 7月22日播出

              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联合策划推出的特别节目《安全之声》。
  今年暑假以来,一些地方发生多起中小学校学生溺亡、坠亡事故。7月2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发生一起坠亡事故,刚放暑假的一名9岁男孩不慎从高楼坠落,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7月4日,贵州省普安县发生一起溺水事故,共4名小学生溺亡。7月5日,山东省潍坊市两名12岁男孩溺水身亡……放寒暑假期间学生意外伤亡事故频发,尤其是暑假,孩子们喜欢去河流湖泊游泳,所以一到暑假,学生溺亡事故就频频发生。暑假成了学生意外伤害最高发时段。暑假暴露出来的儿童安全“黑洞”,不只是让儿童在暑假期间“很受伤”,而是集中体现了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对儿童安全保护的不足,对此,首先家长要能尽好自身责任,家长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该承担主要的监护责任与教育责任,要从法律层面完善督促家长履职的强制性与惩戒性措施。另外,政府、社区、企业等也都有责任参与到防范假期安全风险的行动中来,比如多增设儿童娱乐设施,消除公共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教育与安全提示的针对性,让家长更懂得防范等等。
  面对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伤害事件频发的现实,填补暑期安全的“黑洞”,保护儿童暑期安全是当务之急,亟待付诸行动,别让儿童意外受到伤害的悲剧一再上演,让本应皆大欢喜的暑假变成了孩子们的“暑劫”。保护儿童安全也不应该只是在暑假期间进行运动式治理,而应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长效化,形成安全防护网络,对儿童实行365天不间断的保护。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
  今天的《安全之声》就到这里,如果听众朋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现安全生产隐患、迟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等,可随时拨打12350有奖举报电话举报、投诉。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之声》下期再会。
 

  《安全之声》第268期 7月26日播出

              听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河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联合策划推出的特别节目《安全之声》。
  近日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手机充完电要把充电器及时拔下来,插座上不连接手机的充电器也一直在工作,长期不拔会有火灾隐患。你是否也越来越依赖手机?是否每天都要充好几次电?办公室、床头,甚至洗漱间,插座上都准备了充电器以便充电。插座上不连接手机的充电器会不会像网上描述的那样仍然处在工作状态呢?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雷弈安告诉记者:从实验中发现,充电器只要接到线路板上,即使没有负载,它也会产生一定的电流,有的电流小,有的电流比较大。这是因为充电器是一个变压和整流的器件,它插在线路板上以后,就通上了电,那么它要消耗一定的电流,并且一直处在工作状态!
  另外,充电器是把高压电变为低压直流电的一个器件,如果充电器放在插线板上长期不拔,它会持续发热,从而加速器件和材料的老化,这样的话容易产生短路或者高压击穿,从而引发火灾隐患,而且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呢。
  2009年8月,在广州海珠区的一个居民楼内,由于手机充电器短路爆炸引发大火,火灾导致两人死亡两人受伤。
  2016年7月,湖南一小区居民家中,客厅插座上两个多月未拔的充电器发生故障导致火灾,屋主和女儿均被烧伤。
  2017年2月19日,广东省河源市一民房突然发生大火,在把大火扑灭之后发现,此次火灾就是充电器发热引燃旁边衣物所引起的。
  在全国,类似的火灾并不罕见,那我们在遇到充电器或者类似电器意外起火的时候又该如何急救呢?如果万一出现了意外,发生这种火灾,第一时间一定是要切断电源,必要的情况下切断整屋电源。千万不要用水去扑救,因为水是导电的。另外水如果泼在电器或者充电器上,容易发生爆裂或者爆炸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荐大家使用厚重的衣物或者被褥进行扑打或者铺盖,并且及时报警。
  安全生产无小事,有时候一些不良的用电习惯就可能引发火灾事故,所以在平时生活中要多加留意用电安全,防范于未然。
  今天的《安全之声》就到这里,如果听众朋友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现安全生产隐患、迟报瞒报生产安全事故等,可随时拨打12350有奖举报电话举报、投诉。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安全之声》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