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天下粮仓” 确保“粮安天下”

08.07.2015  21:12

确定撰写这篇文章,往事历历在目。作为中国新型 粮食 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建立和发展过程的亲历者,为我国 粮食 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感到自豪,也为我国 粮食 储藏历史上的新篇章而鼓舞。25年前的1990年9月, 国务院 颁布《关于建立国家专项 粮食 储备制度的决定》,开始在 全国 建立历史上数量最大、管理严格、调得动、用得上的 粮食 储备体系。15年前的2000年5 月, 国务院 又决定采取重大改革举措,成立国家 粮食 局和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迈出了我国 粮食 政企分开的关键步骤。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扬储粮备荒的优良传统,从当代国情出发,勇于改革和创新,开创出 粮食 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在世界 粮食 发展史上都堪称独创。

一、遥想当年:垂直 粮食 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应运而生

回想上世纪80年代中叶,“卖粮难”、“储粮难”成为困扰我国 粮食 行业的严峻挑战。1978年发轫的农村改革大潮,摧枯拉朽般地击破旧制度的桎梏,迸发出长期蕴藏的农业生产力。从1979年到1990年间,有4个年度的 粮食 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500万吨以上。尤其在1984年,我国 粮食 总产量首创历史最高水平,突破40000万吨大关。在 粮食 长期供不应求的我国,不存在储粮难的问题,粮仓建设“欠账”很多。曾记否,在那个年代,中国粮仓“缺、旧、小、散、乱”,真是不堪回首。有民国时代遗留的木板仓、民房仓;甚至有晚清遗留的土木结构平房仓;还有些是借破庙改造的粮仓,甚至用秸秆和泥巴围成的“土园仓”。据统计,当时 全国 48300个粮站中,就有32800个粮站需要改造,占总数的68%以上。由此可以想见,当时我国的 粮食 储备基础设施是多么落后。一旦 粮食 连年丰产,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的难题,就必然在中国大地上凸现。

严峻形势凸现在大丰收的1990年。这一年,我国 粮食 出现了两个历史最好水平,即 粮食 收购超历史最好水平, 粮食 库存超历史最好水平。与此相应,加剧了国家储粮的困难。当时,除了租借一批社会和军队的空闲库房储存 粮食 之外,各地 粮食 部门还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多储粮。像动员机关、团体、部队的仓库及空房代储 粮食 。但是,库容仍然严重不足,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并存的局面在 全国 各地十分明显。特别是在 粮食 主产区,露天粮垛,堆积如山,到处可见。估计当时露天存放的 粮食 高达3500万吨-4000万吨。如果不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不仅“双难”问题会进一步加剧,而且大量露天存放的 粮食 有可能发生霉变,导致不可弥补的损失。此情此景,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们在享受 粮食 大丰收的喜悦的同时,也受到“愉快”的烦恼和困扰。显而易见,不解决 粮食 储备的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就难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影响 粮食 生产的创新发展,而且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稳定、协调增长,更可能丧失 粮食 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因此,解决“双难”问题势在必行。

困难往往倒逼问题的解决, 国务院 果断采取了重大改革措施。就在1990年, 国务院 连续发出两个文件,做出了历史性决策:按照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建立国家 粮食 专项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成立国家 粮食 储备局,以加强对专储粮的领导和管理。在 国务院 决策的推动下,在 全国 迅速掀起修仓建库的热潮,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国家 粮食 宏观调控的良好效果。简要回顾表明,我国开创的 粮食 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是适应我国农业 粮食 生产力空前提高、保护农民利益的必然,也是加大 粮食 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加强 粮食 宏观调控能力的必须。

从1990年以后,伴随我国经济体制、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改革,我国 粮食 企业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诸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实施企业责任制试点、实现 粮食 价格“双轨制”、废除 粮食 统购制度等等。然而,脱胎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国有 粮食 企业的体制和制度,为受到根本触动种种弊端依然如故,当 粮食 市场全部放开之时,几乎全部国有 粮食 企业面临“卖粮人”遭遇“吃饭问题”、即陷入“生存困境”。当时。有的人悲观的说,苦海茫茫,路在何方?

毋庸讳言,面对全面市场化改革,国有 粮食 企业固有的旧弊端、老矛盾还未消除,又产生了新矛盾和新问题:在体制上,政企不分,企附于政;在组织上,机构臃肿,冗员众多;在发展上,方式粗放,效益低下;在分配上,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在经营上,单一购销,忽视服务,如此等等。尤其是国有 粮食 企业的“三老”包袱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背越沉重,再加上国有 粮食 企业体制陈旧化、机制僵硬化、机构臃肿化、发展粗放化、分配平均化、服务单一化,导致其更处于软弱和脆弱的地位。国有 粮食 企业确实已到了壮士断腕、义无反顾、彻底进行改革的时候了。

正是在“最后历史机遇”的关键时刻,在实施国家 粮食 专项储备10年的基础上,党中央、 国务院 在2000年做出进一步深化 粮食 流通体制更高的重大决策,分别组建国家 粮食 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和加强对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在新的储备粮管理体制下,中央储备粮由分级管理变为垂直管理,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这标志着我国 粮食 储备制度及其管理建设进入到一个新发展阶段。

二、风雨前行: 中储粮 垂直管理体制和储备体系功不可没

15度春秋岁月,15年风雨前行。 中储粮 在探索发展的15年中,既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和 粮食 危机的考验,也受到国内市场波动和竞争加剧的洗礼。15年来, 中储粮 总公司采取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方式为实现 国务院 确定的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等“两个确保”,以及逐步减轻财政负担的目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保护了“两个积极性”,促进了 粮食 持续丰产。 15年来, 中储粮 在国家一级 粮食 收购市场上一直发挥主渠道作用,有效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国家储粮难的问题,极大保护了 粮食 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两个积极性”,对于我国 粮食 取得“十二连丰”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多年来,我国谷物自给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主要 粮食 品种供求平衡、有所节余,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从2005年到2014年, 中储粮 系统累计完成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 粮食 5.6亿吨,政策性销售4.1亿吨,跨省移库调运5700万吨,进口粮油转为储备的总量达1877万吨。如此巨大的购销量证明, 中储粮 作为国家 粮食 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国家实施 粮食 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连续多年承担了国家粮油收、储、调、销等宏观调控任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

二是,保持了“两个平衡性”,维护了市场基本稳定。 15年来,我国坚持实施 中储粮 垂直管理体系,审时度势采取储备粮“高抛低吸、削峰填谷”等调节措施,发挥了保供给、稳粮价的作用,从而保持了 粮食 “供给与需求”、“市场与需求”等“两个基本平衡”。这既为保持国内主要 粮食 品种市场价格基本稳定态势创造了客观条件,也为稳定国内 粮食 大局和宏观经济顺利运行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国内 粮食 市场价格虽然发生过波动,但都呈现温和性、结构性、合理性和可控性的特点(近几年粮价年均增长约10%),与国际市场粮价波动频繁、大起大落形成鲜明对照。我国 中储粮 垂直体系,经受住了全球 粮食 危机、市场粮价风云跌宕的严峻考验,成为 粮食 安全的坚强“后盾”。难怪中国 粮食 被誉为世界 粮食 危机中的“安全岛”。

三是,保障了“两个大目标”,强化了宏观调控能力。 在创建 中储粮 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之前,存在着大家熟悉的“老问题”:国家专项储备 粮食 的数量、质量难以保障,国家需要 粮食 时调不动、用不上。自实施 中储粮 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以及组建 中储粮 总公司以来,“老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中储粮 垂直储备制度和储备体系,与过去行政化储备体制有着根本区别。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中储粮 总公司转换旧机制,采用了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的新机制。在 粮食 市场全面放开、价格随行就市的背景下,中央储备粮管理注重讲究核算、降低成本,形成了依托储备粮保管、轮换、加工、物流的主业,实现政策性目标的业务运行模式。新机制既为实现“两个确保”增强了动力,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还有效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

近年来,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 中储粮 进一步强化轮换计划刚性,将过去“储粮品质为依据、年限为参考”,调整为“品质、年限两为主”,收紧尺度,从严把控,确保中央储备粮油“常储常新”,保障了储备粮油的质量。国家历次检查和两次清仓查库结果表明,中央储备粮的 综合 宜存率保持在95%以上,并到2003年完全消除了陈化粮。此外,15年来, 中储粮 不但没有亏损挂账,而且还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毋庸讳言,在实施 粮食 “托市收购”和“临储”政策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蛀虫”,发生了一些贪腐事件,其中的教训是深刻的,必须作为“反面教员”,引以为戒。

然而,瑕不掩瑜。经过15年来的发展,如今的 中储粮 已成为我国 粮食 安全和 粮食 宏观调控的中坚力量,成为我国体量最大的 粮食 企业集团。2014年, 中储粮 购销 粮食 达到2.6亿吨,管理的政策性 粮食 占全社会库存的70%,仓容罐容8000万吨,资产7000多亿元。确保了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调得动、用得上,为国家 粮食 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15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建立 中储粮 垂直管理制度和储备体系的决策是正确的;转换和利用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方式对保障中央储备粮“常储常新”是成功的; 中储粮 在国家 粮食 宏观调控体系和保障 粮食 安全中的主力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三、面向未来:创新发展思路创新绿色储备体系

回顾以往, 中储粮 在风雨探索中不断前行,走过了业绩不凡的15年,迈进新的历史时代。从2013年底开始, 中储粮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顶层设计,在大力整合直属库点、建设智能化粮库系统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集团管控体系,对全系统人财物实施最严格的垂直管理,强化风险防控,夯实基础,从严治企。

站在历史的高度, 中储粮 既要正视业绩和问题,也要汲取经验和教训,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 粮食 储备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不同于“管理”,具有更宽泛、更深刻的含义,以及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等“三性”特点。所谓 粮食 储备体系治理,是对各种存量和增量治理体制、机制,以及制度的总概括;所谓 粮食 治理能力,是指健全、完善,乃至创新体制机制和各项制度的能力。

按照 粮食 储备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 中储粮 要准确把握定位和职责,转变治企思路和创新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和大力转变发展方式为途径,以勇于探索和创新绿色 中储粮 垂直储备体系,为进一步加强 粮食 可持续安全保障能力做出更大贡献。

在职责定位上,要严格遵循 国务院中储粮 确定的职责,坚持增强定位。即以“两个确保”为“主体”,以“适度贸易加工”为“两翼”。即确保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账实相符,做到 粮食 储得进、调得动、用得上;围绕储备粮轮换开展贸易经营和加工升值。按照这一战略定位,切实保障“主体”,强壮“两翼”;“两翼”齐举,腾飞“主体”。总之一句话,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确保“粮安天下”,是 中储粮 的第一要务。

在发展思路上,要以问题为导向,深刻反思、深入剖析企业产生问题的原因,引为警戒。特别是要从企业的职责定位出发,即坚持国家对 中储粮 职责定位的基本要求,确立“从严治企、突出主业、强化基础、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传统企业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分散经营向集团管控转变、多头发展向突出主业转变,不断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在体系建设上, 中储粮 垂直储备体系和垂直管理模式,是我国中央储备粮的独有特点。与此相适应,坚定不移推进“三条垂直管理线”的建设和完善:一是通过对系统内“人”的垂直管理线,防范干部管理风险;二是通过对系统内“财”的垂直管理线,防范资金运行风险;三是通过对系统内“粮”的垂直管理线,成立完整的质检体系,建立“执法队伍”,完善粮油管理体系,防范 粮食 安全风险。

在企业监管上,不管是内部监督,还是执行纪律,都要“严”字当头,“实”字落地。要旗帜鲜明地从严治企,依法治企。要强化监督,加强纪检、监察、审计机构的建设,对系统内加强责任审计和巡视工作。与此同时,要从严执纪,严格健全制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加大查处力度。特别是对“转圈粮”、擅自动用储备库存、抬级抬价压级压价、违规变相拆借资金,设立“小金库”等“四害”实行“零容忍”。同时,要切实改进作风,,把“五个做实”作为直属库基础管理的根本,即做实储粮数量质量,做实仓房基础设施条件,做实仓储标准化,做实仓储科技,做实包仓制。

在科技创新上,自主创新,是推进 中储粮 建设绿色储备体系的动力。要采取必要措施,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包括大力研发和推广绿色、环保、智能储粮技术,构建起中央储备粮的绿色仓储体系,带动 粮食 行业科技进步。所谓“绿色化”储备体系,是强调把生态文明的概念融入 中储粮 储备体系中,其实质在于制度改革和创新。 中储粮 构建了中央储备粮绿色储粮体系,推进绿色储粮体系,要在推广普及“四合一”技术基础上,重点推广 综合 控温、智能烘干等绿色低碳储粮技术与设备,进一步实现储备粮油保质、减损、降耗。重点拓展实用技术:一是绿色储粮技术的广泛应用。以气调储粮替代传统化学药剂熏蒸,在害虫防治、保质减损;二是智能化管理技术的新拓展。搭建集粮情远程监测、智能出入库监管、库存数量监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新智能化粮库管理体系,打造储粮管理升级版。三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中储粮 对大部分 粮食 烘干系统进行了脱硫除尘、余热回收等技术改造,推广智能通风系统和节电控制设备来减少能耗。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中储粮 要勇于担当和有所新作为,通过治理改革,加强现代化治理能力,实现职能定位战略化、合理化;发展方式生态化、效益化;企业监管制度化、严细化;系统管理信息化、智能化;运行机制企业化、市场化;储粮科技创新化、绿色化,坚持“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做出新贡献。(作者系中国 粮食 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研究员丁声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