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少华:对孩子的补丁裤子用不着“上纲上线”

30.12.2014  14:28

    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竟然被老师责令“整改”,言之“丢了学校和班级脸面”?近日,化龙巷论坛里的一则网帖让围观的网友震惊,争议之声四起。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如今竟然和“脸面”挂上了等号,部分网友开始议论起这则网帖的真实性。教育专家表示,给孩子进行俭朴教育的方式其实远不止“补丁衣服”。(据12月29日扬子晚报)

    那种所谓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早已经是“老黄历”了。现在别说是在城市里,在孩子身上,即使在乡村,在老人身上,那种“补丁衣裳”也成稀罕物件了。在城里学校的孩子身上猛然发现了这样一种“文物”,这份惊奇当然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这个孩子的“补丁衣裳”却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相比之下,围观者一片吵吵嚷嚷,甚至泾渭分明争论不休,更是大可不必。

    补丁是干什么用的?对于中年以上的人群来说,那可能就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这段记忆不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甚至是一种文化现象。过去物质生活贫困,衣服破了缝一缝打个补丁很正常,如果那时候谁要是衣服破了不缝不打补丁反倒是不正常了。因此,如果说那时候穿补丁衣裳就意味着艰苦朴素,不如说生活逼迫更实际。

    相比之下,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早已达到衣食无忧的水平。衣服可以分高中低档,当早已经没有了缝缝补补的概念。对一些时尚一族来说,“破衣烂衫”也可能就是一种时髦,在衣服上打几个补丁更可能就是一种新潮。上学的孩子穿着补丁的裤子,更可能因为孩子太调皮,把衣服划破了,妈妈又一时“心血来潮”,打一个补丁增加一点“艺术品位”呢。

    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此“上纲上线”。有人认为“勤俭”是美德,老一辈从小接受的勤俭教育,下一辈的孩子们同样应该经历。更有人认为勤俭节约至关重要,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起以往改善了不少,但教会孩子勤俭依然是重要的一课。一时间这补丁好像已不是补丁,而是一种勤俭节约的标志,穿了补丁裤就是勤俭节约,不穿补丁裤就是“忘本”了。

    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勤劳朴实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本来是一种科学而又复杂的工作,而在这竟然就归结于一条打补丁的裤子了,这不仅荒唐,更是一种幼稚。补丁就是补丁,没有,更不该有任何强加的“意义”。一个补丁裤子更不可能“丢了学校和班级的脸面”,换句话说,如果学校的脸面紧靠漂亮的学生服装来维护,这样的脸面也未免太廉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