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动省城 温暖吾心

21.09.2015  16:58

  ◎9月18日本报刊发了一篇咱石家庄井陉矿区四世同堂孝道传承的报道,98岁的梁秀英老人曾经以孝顺老人、关爱后代成为家庭中的“定海神针”。如今,她虽然老了,但她的这种孝道之情,却传承给了后代们,这个大家庭也成为当地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

  从古至今,“治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部分,是形成公秩良俗的基础。那么,如何“治家”?这就需要家长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感染子女。在这一点上,梁秀英老人无疑是一个典范。

  这启示我们,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可以说,良好的孝道美德,对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也至关重要,作为父母,应从小让孩子懂得孝顺、善良、勤劳、节约等人生道理,为他们将来形成健全人格打下良好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幸福之家所必须要拥有的人格品质,更是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民族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在孝道方面,家庭的传承和教化依然不可或缺,无法替代。因为很多优秀传统思想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它需要真正入脑入心,变成一种品行,变成一种习惯。希望省会广大的市民朋友,都能从自己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开始,把这种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好传统好家风代代相传。

  ◎9月9日,本报在头版刊登了滹沱河沿岸200多亩花田的美景照,被网友誉为石家庄版的草原天路,美不胜收的景象,受到省会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美景不仅在远方,也在我们的滹沱河畔。看到那彩蝶飞舞,花朵盛放,我想,每一个市民心中都是喜悦而感慨的。近年来,为了让咱石家庄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市委、市政府下重拳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君不见,从风靡网络的“石家庄蓝”,到如今的石家庄版的“草原天路”,我们看到的是环境的改善,收获的是普通百姓的笑脸。

  作为普通市民,我们要格外珍惜这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美好家园,在欣赏之时,更要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少开一次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乱丢垃圾,不破坏公物等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共同为咱石家庄环境的美化出自己的一分努力。

  ◎9月9日,《燕赵晚报》在“新都市”版刊登了省会谈北路“良心服装店”两年内捡到50多万元不动心,拾金不昧,返还失主的事迹,受到了市民的关注和热议。

  看了这个报道,让笔者想到了“雷锋”,他们虽然不是雷锋,但他们都是雷锋的传人。捡到钱的店员张丽说,“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想着可得把这钱给人家看好了,一分都不能少”,就是这样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却激起众多人内心真善美的涟漪。他们的拾金不昧之举不仅让人感动,而且在不经意之间彰显了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风貌,他们用爱与善在展示着人性散发的光辉与美丽,让人钦佩,更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据悉,去年,张丽也曾归还顾客24万元巨款,从他们身上,笔者看到了一种属于我们这座城市的精神,希望每个人都来学习他们的这种雷锋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共建善美石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