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来我校举办学术讲座

25.11.2015  17:58

 

 

11月20日下午,应我校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邀请,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来我校访问并举办学术讲座。讲座前,学校党委书记翟海魂亲切会见了孙金鹏教授,就如何创造有利于中青年科学家脱颖而出的科研环境、青年海归学者如何为祖国多做贡献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副校长张海林与孙金鹏教授进行了交流研讨。

在西教学楼一层报告厅,孙教授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偏向性和孤儿受体——兼谈如何才能成为好的科学家》的精彩讲座。药理教研室王川教授主持讲座并介绍了孙教授的基本情况。孙教授与与会者分享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通过讲述亲身经历的与两个诺贝尔奖获奖者共事时的几个工作片断,分析了优秀科学家如何做好科研这一问题。他表示,虽然科研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只要拥有足够的动力、不懈的坚持、卓越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就有可能成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鼓励在场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新入学的2015级本硕生要高标准、严要求地塑造自己的医学科研生涯。另一部分内容是针对GPCR研究领域目前的两个难点和热点问题——偏向性和孤儿受体,孙教授汇报了自己回国后在相关课题中所做工作的最新进展。孙教授的讲座语言生动风趣,汇报条理明晰、深入浅出,赢得了全场热烈掌声。讲座结束后,孙教授还参观了我校基础医学院药理教研室,并与许彦芳教授、王川教授、王升教授、杜肖娜教授等就GPCR信号通路的调节等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就今后的合作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孙金鹏教授现为山东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齐鲁青年学者、中国脂质与脂蛋白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肾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博士生导师。孙教授于2006年在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获得分子药理学专业博士学位,2006至2010年在美国杜克大学罗伯特·莱夫科维茨教授(Robert J Lefkowitz,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实验室从事GPCR相关药理学研究,并与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莱恩·克比尔卡教授(Brian Kobilka)共事多年。孙金鹏教授的研究在磷酸酶和GPCR研究领域取得多项进展,尤其是在2010年回国后阐明了GPCR偏向性信号途径对胰岛稳态的调控机制和发现孤儿受体VLGR1是听觉障碍的潜在重要靶点;阐明了GPCR磷酸化编码的信号转导机制,提出了创新性的笛子模型,为GPCR的偏向性药物开发进一步奠定了理论基础(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通过对GPCR下游磷酸酶的深入研究,发现抗糖尿病靶点LYP的抑制剂;阐明PEST家族磷酸酶PEST结构域的新功能上,提出了靶向磷酸酶同一底物不同位点开发抑制剂的新途径(Cell Research 2014)。目前,孙金鹏教授已在在Nat. Chem. Biol、Nature Biotechnology、PNAS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总影响因子276,文章总引用次数1200余次,其中回国后发表通讯作者文章17篇。近五年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

 

                              供稿、摄影:药理教研室

                              编          辑:宣  传  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