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写好了,修养自然来了
字,人人写,人人一生都离不开字,但未必都能将字写得正确、清楚、整洁、美观,使人感到舒服,而不使人眼花缭乱、望而生厌。今天要和大家说的是:别急躁,踏踏实实写字,用心把字写好了,修养自然来了。
字写得如何,是人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达。在我国传统的书法理论中,习惯把写字与做人完美地结合起来。西汉晚期的扬雄在《扬子法言》中就说过:“书,心画也。”至东汉晚期,赵壹在《非草书》中说:“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
所以,慢慢地,把字写好了,修养自然而然。
明代傅山说:“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习鲁公书,先观鲁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道:“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又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人常说,“字乃人之衣冠”,“品德不高,落墨无法。”
在封建时代,历代都把书品作为考核人品的一项重要条件。以书取士,要想作官,必须写一手好字。写不好字,别说作官,甚至找个文差都很难。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踌躇满志到处巡狩,巡狩到哪里,就要在那里立石记功。这些记功石碑上的字,多由他的丞相李斯来写,这也说明书法艺术在秦代已明确受到重视。
我们知道,魏晋时代特别是晋,是历史上书法造诣最高的时代,并设置书学博士。
魏武帝曹操书法水平就很高,他对善于书法的人特别器重。据记载,曹操曾派专人访求得罪过他的梁鹄,就是由于他的字写得非常好,而不计前嫌,加以重用。
大唐年代,官方全面采取了以书取人的措施,又设立了专门培养书法人才的“书学”。选拔人才的四个方面(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第三就是书。
之后,宋、元、明、清历代科举考试中都将书法的优劣放到举足轻重的位置,从秀才到举人,再高一层当进士,都要考试。中进士后:一类为翰林,另一类分到各部、各县去当官。这种科举制度,除看应试人的政治见解如何外,还要看他的字是否写得工整。所以科举的卷面要求四个字:“黑、大、光、圆”。墨色要黑;字要饱满,要撑满了格;笔画要光溜圆满,这个圆又讲笔画的效果。这样,在选才标准上,又将书法条件提高了一步。
我们今天字写得好坏,与升学、就业、评职称、当官等的关系已不那么紧密,但每个人所写的字确实仍能反映这个人的内在素质。
现代有一门学科叫做笔迹学,它是通过对个体笔迹不同书写规律的研究,反映书写者个性、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是一门研究人类文字笔迹特点和人的内在素质之间联系及客观规律的科学,与心理学、行为学、人才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也说:“笔迹学是一门被高度使用的科学,因为它不必见面就可以了解一个人”。看来,我国古人所说的“书如其人”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要写好字并达到书法的高度,就必须老老实实学习前人的宝贵经验,认认真真地临摹前人碑帖,一丝不苟地按前人笔法、点画、墨韵、结体、章法、气韵等,不断修正自己随意的书写习惯。博采众长,锲而不舍,在不断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所写的字达到书法的更高境界。
当我们面对书法家的碑帖而心慕手追时,往往会被古代书法家的人品与作品所倾心折服,那种浮躁、虚荣、骄傲之心也随之而止。
书法写的是字,字和字连成文,不管文义只考虑字,等于一个人没有灵魂。在阅读、书写书法作品时,我们就要学习古文、诗词、名言、警句、论述,了解历史,了解书法家的历史背景、经历、人品等等。在这同时,不但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而且也能受到传统文化和书法家人品的熏陶,对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也会有更深刻、更具体的理解。
所以,学习、临摹、创作书法的过程,也是修心养性、磨练意志、提升自己修养的过程。
字写好了,修养自然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