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两人卖“爱心麻辣烫” “半边天”撑起这个家

23.06.2015  21:09

和小佳琪一家人的困境类似,另一家人的遭遇也让我们动容。在省会建设大街南二环附近的夜市上,有一个卖麻辣烫的小吃摊,摊主是一对婆媳,婆婆已是白发苍苍、年近古稀。这么大岁数的婆婆一块和儿媳妇出来摆摊,这个家庭的背后,到底又经历了哪些令人唏嘘的遭遇呢?

每天下午五点左右,位于南二环建设大街的师范大学西门夜市就开始热闹起来。在众多的小吃摊位中,一位满头白发的摊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顾客:这好像没这么大年纪的。

摊主:这两天才过来我们这边 一般都是我们这么大年纪的,像这么大年纪的很少。

老人名叫夏桂云,今年68岁,和她一起摆摊的是她的儿媳妇贾艳华。这么大年纪不在家享清福还出来卖麻辣烫,每当有人问起,夏桂云总是叹气自己能干的太少。

夏桂云(哭):有人问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干活 我说给媳妇帮忙的 哎,老了,也使不上劲,帮不上什么忙

婆媳俩一老一少摆摊的情景让人觉得好奇,而麻辣烫摊位上“献爱心”的字样,似乎也在诉说着,这背后有很多的无奈。老人的儿子,这家的顶梁柱在干什么呢?

夏桂云:两三个小时就得给他翻身,按摩,怕他的腿萎缩了,一萎缩了腿就细了。

离市场不远的南栗村一处民房里,租住着夏桂云一家七口人。五年前,只有三十岁的儿子陈明磊修理汽车时遭遇意外,车子砸在身上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只能躺在床上。夏桂云的老伴儿患有糖尿病、心梗,一直吃着药。家里还有三个孩子正在上学。一时间,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儿媳贾艳华身上。

儿子 陈明磊:没出事之前家里虽然不太富裕,也能勉强过得去,自从我出事以后,当时救我的时候就花了一部分钱,家里的负担挺重的。

儿媳 贾艳花:一直没有闲着,以前骑三轮卖水果,上午赶集,晚上摆夜市,最多的时候一天八十,就想尽自己的力量,能给家里挣多少算多少。

夏桂云:劝他,娘俩就哭,啥也不能说,你一说,就这个儿子,他自己着急,我娘还得伺候我,我什么都不说。

然而祸不单行,去年陈明磊又查出了尿毒症,光一天的医药费就要一百多。当时家里的麻辣烫摊还没开起来,儿媳妇贾艳华只能靠卖水果维持生计。眼看日子难以为继,为了帮儿媳分担点负担,也为了家里能好过一些,夏桂云曾经瞒着家人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拉着儿子找工作。

儿媳:她当时出去的时候我不知道找工作,说是出去透透气,没说找工作,我也说她在家好好照顾孩子老公,她也是整天看我累,过意不去,着急。

夏桂云:缺钱挣钱不提 我拉他出去,不说找活,就说出去玩吧,在外面找找能干活吗,老了没人要。

儿子 陈明磊:说实在的老人这么大岁数是该享福的时候,我一出事连累一家人。

68岁老母亲带着儿子找工作的行为感染了很多人,不少爱心市民纷纷伸出援手想要帮忙。最后考虑到老人的身体情况和方便照顾家里,裕华区城管局免费给婆媳俩就近提供了市场摊位,有爱心人士免费指导贾艳华,让她学会了做麻辣烫的手艺。为了减轻儿媳的负担,夏桂云除了照顾儿子,总想着能力所能及地帮儿媳分担。

贾艳花:为了让我多休息,婆婆早晨四五点就起来帮我准备原料。

夏桂云:得鼓着劲,咱得替媳妇干活,这一家人都得过,就这个儿子媳妇,咱再苦再累在媳妇面前啥也不能说。

如今,婆媳俩的爱心麻辣烫已经开张十几天了,因为物美价廉,吸引了不少顾客,很多好心人知道婆媳俩的经历后,纷纷以自己的方式献出爱心。一家人也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顾客:特别不容易,经过家庭的变故,能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下,能吃一个串就吃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回去以后跟单位的人说一声,让大家一起过来。

顾客:确实味道也不错。

顾客:我在群里就发了好多,献爱心,能帮就帮,我们好多同事听说这个事情也都过来。

夏桂云:前几天我听她说有人吃了十串给了二十。

贾艳花:有人专门过来吃的,有人不让找钱的,很多人帮助。

儿子 陈明磊:最感谢最辛苦的是父母和媳妇,她们一天天干活。

莫以善小而不为,有机会到夏桂云的麻辣烫摊上买个菜串,对她们来说,也是一种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