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好人]姜敏荣:长嫂如母40年孝老爱亲人人夸

30.12.2016  15:35

  在广盛里社区,说起“孝老爱亲”,人们肯定会谈起广文里居民区的张大妈——姜敏荣,她40年如一日伺奉公爹和弱智小叔子,照料全家生活,在街坊邻里传为佳话,无不为她的事迹感动。姜敏荣不仅是一个好儿媳,好大嫂,也是一个好母亲,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儿媳也都很懂事、孝顺。

  姜敏荣,1951年12月在汉沽管理区出生,目前身份为退休工人。

  在广盛里社区,说起“孝老爱亲”,人们肯定会谈起广文里居民区的张大妈——姜敏荣,她40年如一日伺奉公爹和弱智小叔子,照料全家生活,在街坊邻里传为佳话,无不为她的事迹感动。

  都说“长嫂如母”,自从嫁进老张家,姜敏荣就一直如母亲般照料弱智的小叔子,这一照顾就是四十年,如今姜敏荣已经63岁,小叔子也52了,弱智的小叔子没有卫生意识,却一直都穿戴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在老张家的院子里,每天都能看到姜敏荣为小叔子晒洗衣服,当邻居夸奖姜敏荣把小叔子照顾的既健康又干净时,她都会笑着说:“老弟本来就傻,如果穿戴又脏又破,怕别人欺负,再说人家也会笑话我和他大哥呀。”父母不在,长嫂为母,姜敏荣坚守着这朴实的信念,对小叔子犹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照料。而弱智的小叔子,要比一般的孩子难伺候的多,他喜欢往人多热闹的地方跑,经常害得姜敏荣到处找他回家吃饭。有热心人建议姜敏荣把小叔子送去敬老院,毕竟自己的年纪也越来越大,小叔子比她小不了几岁,照顾起来也越来越吃力,张大妈都拒绝了,她说:“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都在帮助困难的人,我自己的小叔子有啥累赘的,再说我还有儿子呢,以后我照顾不了了,儿子会来接力的。他已经很不幸了,我多累也不能亏待了他。

  几年前,80多岁的公爹因患脑血栓留下了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伺候公爹的责任就落在了姜敏荣的肩上。伺候公爹吃喝洗漱不是什么难题,可是伺候他大小便却成了难题。刚开始的时候,公爹说什么也不让,一定要等到儿子回来,姜敏荣对公爹说:“我是晚辈,您是父亲,女儿为父亲做这些都是应该的。”在她的劝说下,老人打消了顾虑,老人感动地逢人就说:“我家儿媳就和我亲闺女一样,我知足啊!”为了不让长期卧床的老人长褥疮,姜敏荣定期为老人擦洗全身,老人大小便有时免不了要染到床单、被褥,就为老人准备了好几条床单、被褥,勤洗勤换,不让老人沾一点湿气,发现老人身上有红疙瘩,就赶紧用碘酒擦抹,多年来没染过一次褥疮,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强。

  姜敏荣不仅把家庭料理的井井有条,她还乐于助人,热心公益,邻里之间和睦相处。街坊邻居不管谁家有事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夏天在姜敏荣家门前大树下乘凉的人多,她就提前打扫干净,搬出自家的椅凳给大家,谁家孩子要喝水,用个手纸什么的,她总是不嫌麻烦的为大家准备好。几个邻居都把汽车停在姜敏荣家门前,她不但不嫌烦,还格外留心汽车的安全。有一天半夜她听到屋外有动静,根据经验应该有小偷,就急忙开灯起床,竟然给小偷吓得仓皇而逃了。

  姜敏荣不仅是一个好儿媳,好大嫂,也是一个好母亲,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儿子、儿媳也都很懂事、孝顺。一有时间小俩口就一起帮她做家务,服侍爷爷和叔叔,下班回家总是不忘记给家中老人买回爱吃的食品。

  姜敏荣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真谛。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腼腆的一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呀”。最简单的话语,表达的却是最崇高的品质。她的一言一行诠释着一个孝顺的晚辈、一个贤惠的妻子、一个伟大的母亲最无私的奉献,在她身上我们也看到了中华民族最光辉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