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开放近5000平米防空洞 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

19.09.2014  12:38
 

几个年轻人在观看防空洞墙壁上的英文标识。

 

踏着长长的台阶才能到达防空洞。

 

防空洞内四通八达。

 

掩藏在绿化带中的换气洞口。

晨报讯“在学校生活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识到我们‘脚下’这片四通八达的防空洞啊。”昨天是“九一八事变”83周年,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首次开放了校内整修过的人防工程,将近5000平米的“大型防空洞”内景让不少学生很惊讶。

合工大人武部副部长丁胜介绍,防空洞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建造的初衷是防御空袭,抗力达到5级。“当时的建工系带头,完成了设计和测量工作,学校还特别给参加挖防空洞的老师和同学们发馒头、包子,鼓足了干劲。”如今,合工大又投入资金对防空洞进行了修葺,安装了低压照明设备,还配备了出入指示牌。“今后将加强维护,定期开放,供师生们参观。

进入防空洞前可得签个名字。”丁胜说,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参观者在防空洞内迷路。据了解,防空洞的最深处在地下16米,宽敞的地方能并排通过两个人。在防空洞内的墙壁上还刷着“学一门外语是最好的武器”等英文标语,工作人员解释,这是当年的建造者们留下的。

晨报记者刘梅梅/文卓旻/摄通讯员周慧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