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进行“精准审计”助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市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扶贫审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把扶贫审计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坚持依法审计、客观求实、鼓励创新、推动改革原则,把推动扶贫政策落实、规范扶贫资金管理、维护扶贫资金安全、提高扶贫资金绩效作为审计工作的着力点,进一步加大扶贫审计力度,更好地发挥审计在促进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方面的保障和监督作用。那么应如何进行“精准审计”来助力精准扶贫呢?
一、在审计介入点上要做到及时
审计机关要在项目实施前期开展调查研究,制定审计计划,就项目资金的投入、分配、使用等情况进行精准“把脉”,对资金投入的产出比、项目规划的科学性、资金拨付的时效性进行评估,提升审计监督的指向性、针对性、全面性和有效性。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审计部门还应与扶贫、民政、人社等部门联合,共享基础数据,建立扶贫资料信息平台,建档立卡,将重大精准扶贫项目涉及的审计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进行汇集、分类、归纳,通过科学分析、系统抽样,确定项目计划,力争在源头实施精准掌控。
二、在审计的重点上要做到精准
为扎实有效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扶贫、支农惠农、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发放这些资金涉及贫困群众最根本利益,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审计机关要发挥“守护神”作用,及时关注、动态跟踪,坚持做到扶贫资金运行到哪里,审计监督就及时跟进到哪里。对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使用要精准审深审透,及时揭示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管理不善等问题,一旦发现相关人员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移交给相关部门查处。同时,加强对这类扶贫项目立项、管理、运行的审计分析和情况反馈,提出规范管理、提高效益的意见建议。如及时揭露和反映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体制障碍、制度缺陷和管理漏洞,促进项目有效发挥作用;如对那些扶贫捐赠、对口捐款、困难补助等涉及贫困群众又易被侵害的资金项目,要适时实施专项扶贫资金审计,以发挥扶贫资金的应有效能和作用。
三、要关注精准扶贫的效果
扶贫攻坚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审计部门必须强化扶贫审计整改落实,把审计整改作为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措施。对一般性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对重要问题应当以正式书面形式予以告知,要求被审计单位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落实,力求做到扶贫项目审计结束,查出的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不再屡查屡犯。
要保障扶贫开发成效精准,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大审计整改力度。针对审计中发现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被审计单位应切实担当起精准扶贫问题整改的主要责任,认真整改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规定时限将整改结果以正式文件报告审计部门,必须做到真正整改。二是形成审计整改巡查制度。审计部门要加强扶贫审计整改的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促进扶贫审计整改落实,保障扶贫开发成效精准。三是要建立扶贫审计整改检索资料库。审计部门应当对各扶贫开发责任单位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归档整理,建立扶贫审计整改检索资料库,实施扶贫审计整改资料化管理。四是及时向扶贫领导小组反馈。审计部门应当定期将扶贫审计中发现的风险隐患和重大问题及时、全面地向扶贫开发主体部门进行通报或沟通,让扶贫攻坚领导小组能够及时、充分了解相关单位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力促相关单位狠抓整改、建章立制,切实纠正和改进存在的问题,促使审计整改效果的最大化,确保审计职能在扶贫开发中的有效发挥。
四、做好沟通协调,形成多部门联合考核机制
扶贫攻坚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和最艰巨的任务,是提高贫困群众幸福感的“第一民生工程”。在对基层领导干部考察时,应要注重审计成果运用,将审计结果向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和有关部门报告,并把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评和职务任免的参考依据。审计机关应与相关部门联手,将精准扶贫工作纳入绩效审计和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要内容,突出对各地各部门在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完善扶贫机制、落实行业部门帮扶任务等方面的审计评价,督促各地各部门党政领导认真履行扶贫工作职责,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之上。如通过审计项目实施情况,判断领导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当地实际发展需要并有利于提升贫困群众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是否因人因需施培施教,做到“对症下药”;是否做到真心、细心、用心扶贫,不仅让困难群众真正解困,还能让地方政府的社会评价得到极大提升。
五、以资金审核为主、以管理审计为立足点,同时注重绩效审计
资金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主流,扶贫审计同样如此。审计应沿着扶贫资金的流向进行审计,检查资金拨付、分配、管理使用情况。既要掌握下达分配资金文件,核定下拨指标数目;又要对分配的指标、项目类型、用途与安排的指标、项目类型、去向进行核对。在审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以现金方式发放补助的方式,我们必须认真走访核实,须有农户亲自签字盖章,到项目现场了解核对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
对于规模较大的扶贫开发项目,应该以管理为抓手,对项目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比如是否按规定进行了招投标,在招投标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了国家的相关规定;在合同签订环节,是否按照合同的有关条款进行了处理,是否存在合同签订双方恶意套取国家建设资金的行为,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实地现场勘测、查看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是否按计划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
为了更好的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审计应对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进行分析: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有无一直未开工、虽已开工但长期停工、已完工但一直未交付使用造成资产闲置,甚至损失浪费等情况;审查有无因项目立项不符合当地实际、项目计划下达滞后、项目实施方案未落实或落实不力、施工进度比较缓慢等原因,导致资金结存数额大未拨付使用等问题;审查项目是否进行验收,是否达到预期效益,有无因管理不善或工程质量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或事故隐患问题;项目投入使用后,分析所在项目区或村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是否得到改善,产业生产能力、农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等。
(滨州市审计局 王燕 丛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