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九岁女孩读“国学班”竟被折磨得奄奄一息

18.06.2014  12:47

  针扎指甲、揪头发撞墙、踩断锁骨……9岁女孩童童在北京农村国学班被虐事件,引发社会各方关注,也揭开了国学班乱象的冰山一角。

  记者调查发现,少儿国学培训概念火热,“作坊”式国学班遍地开花,然而它们大多游离于监管视野,缺乏办学资质,教育质量堪忧。专家建议,对无序发展的少儿国学班市场需加强监管。

  今年春节前,保定女孩童童被母亲送到北京顺义去读免费的“女德国学班”,不料却遭“国学班老师”张红霞令人发指的虐待,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目前犯罪嫌疑人张红霞已被刑拘。

  据报道,这个班只有3名学生。记者16日在顺义区木林镇业兴庄村一条小巷子里看到了“女德国学班”,门上挂着一把崭新的锁头,宅子外荒草丛生。旁边小卖部的老板娘说,他们在这里租房子快一年了,不知道有小孩子在里面。

  据了解,童童的母亲在没有实地考察国学班的情况下,就将女儿交给了张红霞。

  记者发现,国学班的种类丰富:有上门辅导的,还有在寺庙授课的;有周末开课的,也有全日制“私塾”式的;有只教中文的,也有中英文双语教育的;有只教经文的,也有教授八段锦、古琴的。

  在深圳、北京等地的部分农村地区,甚至出现了成片的国学培训机构,形成“私塾村”“国学村”。

  专家认为,国学热有两点现实原因:一是部分家长认为公办学校的国学教育内容不够丰富;二是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希望国学经典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刘卫兵表示,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的文化精髓。但当培训班打出国学旗号时,相关监管不可或缺。否则不仅孩子没有学到知识、未能领会文化,反而会受到安全的威胁。

  随着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明确“英语降分、语文提分”,未来“少儿国学热”或将持续发酵。专家表示,国学培训的热潮,对相关领域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