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儿性早熟急坏家长 性早熟患儿10年增5倍

07.05.2015  13:55

  受访专家: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刘丽君

  几年前,说起儿童性早熟,在医院里还是比较少见的病例,但如今,儿童性早熟在医院就诊患者中,已经呈现增多的趋势。省儿童医院儿保科主任刘丽君提醒,家长平时应多注意孩子的性征发育,在给孩子洗澡、换衣服时,注意检查8岁前的女孩是不是出现了乳房发育、9岁前的男孩是不是出现了睾丸增大。若在这两个年龄段之前出现了性征发育,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及治疗。

  7岁女孩儿性早熟急坏家长

  刘丽君对记者说,在上周的门诊中,7岁的女孩儿珍珍在妈妈的陪伴下来到省儿童医院儿保科就诊,医生发现珍珍的乳房区隆起,而且还来了月经,着急的妈妈立即带着珍珍就诊,经检查后确认为性早熟。

  “尽管目前尚无确切的统计数据,但近年来门诊就诊的性早熟患儿逐年增多,家长应注意关注儿童的性征发育。”刘丽君介绍,按照定义,女孩8岁前、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即为性早熟。主要表现为,8岁前女孩出现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睾丸增大,均为性早熟的首发临床表现。过早的性发育,性激素水平同时增高,患儿会出现与其年龄不相适应的性心理、性冲动,不利于患儿身心健康发展。

  莫忽视性早熟的危害

  “性早熟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是比较大的,有的甚至是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刘丽君表示,儿童性早熟的主要危害是儿童个头偏矮、性格压抑和内分泌紊乱等三大伤害。

  个儿长不高。由于骨骼发育过快,性早熟儿童的生长周期会明显缩短,没有足够时间发育,最终使其成年后的身高比一般人矮。真性性早熟的孩子,约半数最终身高不足150cm。

  性格压抑。性早熟的孩子可能因为在体形、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过早地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情绪,对心理健康产生长久的不良影响。

  内分泌紊乱。性早熟本身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只不过,患儿自身的内分泌失调程度存在个体差异,即,有轻重缓急之分。症状较轻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性激素水平的失调,而症状严重的患儿就会导致或合并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调,出现更多的临床表现。

  多方面入手预防儿童性早熟

  “导致儿童性早熟的原因很多,机制复杂。”刘丽君表示,大家较为关注并得到公认的是,用添加了雌激素的饲料喂养的鸡、鱼等以及部分反季节蔬菜、蜂蜜、初乳、蚕蛹、蜂王浆、鱼子等食物中雌激素含量较高,经常食用这类食物易致外周性性早熟(也称假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经过一段时间的进展,会转化成中枢性性早熟(又叫真性性早熟)。

  “还有一类引发性早熟的原因常被忽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刘丽君介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些外源性物质,经与受体结合或其他途径,改变了内分泌系统及其靶器官的功能,产生内分泌干扰,以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方式引起乳房发育,介导青春发动。

  刘丽君介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很多,包括了在环境中排放的合成雌激素代谢物、天然雌激素(如植物雌激素木黄酮、异黄酮)、雌激素类似物(二乙烯己烯雌酚)、塑料的原料二苯酚A、除草剂、杀虫剂、重金属砷和铅等。还有一些真菌的毒素(如牛吃了发霉的草),也可经干扰雄激素的代谢途径,发生雄性动物不育或乳房早发育。二喔英是近年研究较多的原始的内分泌干扰物,它可改变包括生殖器官在内的多个内分泌系统功能。因此,家长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尽量不与上述物质接触,避免此类物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丽君提醒家长注意以下几点:

  孩子不要养成开灯睡觉的习惯,不要常看成人化电视剧。因为开灯睡觉和成人化电视剧的刺激,有可能使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提前启动,出现早熟。

  不要让儿童进食含激素喂养的鸡鱼等肉食、食用催熟剂催熟的水果、食用植物催熟剂种植的蔬菜,因为此类食物中有较高的激素类物质,称之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成为现在孩子性早熟的常见原因。

  让孩子尽量少接触洗涤剂、农药、塑料工业制品,它们的分解产物可以在环境中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导致性早熟。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周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