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驿站巡礼】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06.12.2019  19:51

——安国中药都药博园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

  安国中药都药博园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位于安国市北段村乡瓦子里村北,占地1500亩, 以“八大祁药”优良品种繁育、种植为主体,以药文化展示为核心,由安国市中药都药博园管理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两年多以来,在驿站专家团队的参与和指导下,安国市中药都药博园已形成集中药材规范化成果示范、观光旅游、中医药文化教育等多业态融合的创新示范基地,成为安国市新地标和河北省现代中药农业示范窗口。园区先后被评为保定市精品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河北省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入驻河北省中药材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平台系统,2019年提升为河北省农业创新驿站。

园区内盛开的薰衣草

  驿站专家团队现有15人组成,由农学院杨太新教授任首席专家,涵盖中药材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鉴定加工、质量控制、市场营销、产业经济等多个研究领域,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0%以上。自2017年驿站成立以来,专家团队围绕安国市中药材产业发展需求,以推进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提升“八大祁药”品牌为重点,以中药传承和振兴为目标,注重集成核心技术及成果转化,有力地推动了安国市中药材产业振兴和产业扶贫工作。

  驿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明显。2年多来,专家团队开展了安国市道地药材“八大祁药”的种质资源评价选育、种子种苗质量标准、标准化种植规程、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地加工技术规范等系列研究、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为药博园产业融合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建立中药材种质资源圃100亩并收集种植中药材500余种;集成和示范了北沙参等规范化栽培关键技术、山药和北沙参减肥增效关键技术、山药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八大祁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12项;选育和引进紫苏、栝楼、山药、菊花等新品种5个;集成示范紫菀、山药等5种中药材种子种苗标准化繁育技术。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和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河北省地方标准5项,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2项,编著出版著作3部,发表论文9篇。

  产业扶贫初见成效。在专家团队的努力下,祁山药和祁菊花2种道地药材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同时建立了药博园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注册了“安葆堂”产品商标,为产业发展进档升级打下良好基础。中药都药博园常年务工人员100余人,劳务高峰期150余人,人均月收入3000元。通过提供优质中药材种子种苗和规范种植技术并协议回收产品的形式,带动周边农民发展药材种植10000余亩,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组织当地技术人员开展“种全国、收全国、服务全国”活动,协助阜平、涞源等贫困山区发展中药材种植实现产业脱贫。通过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和药博园公众号,实现信息开放共享和远程技术指导。

  人才培养扎实推进。通过驿站建设和工作开展,有8名青年教师提升了中药材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20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先后在驿站进行专业实训,7名研究生在驿站开展了硕士论文研究,500余名农学院、植保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和生命学院本科生在驿站进行了教学实习。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4100余人次来药博园进行科学试验、学生实习实训和考察。专家团队开展集中培训、田间指导、技术观摩等20余场次,为安国市培训中药材技术人员和种植户760余人次,提高了中药材质量安全意识和规范化生产技术水平。

  在下一阶段,专家团队将围绕中药材新品种选育、优质种子种苗生产、规范化栽培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无害化加工等方面加强研究,为进一步提升八大祁药的品牌和影响力,创建国家级中药材种业科技孵化基地提供保障。

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在园区实习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在园区实习

职业农民培训

 

编辑:宣传部 师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