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逢"中伏" 雨水频"出镜" 河北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

23.07.2015  11:34

   导读:“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今天11时30分将迎“极端热”的大暑。同时恰逢中伏开始。“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高温、高湿、高热”的“三高天”即将登场。

   【相关报道】

   今日大暑:吃苦瓜喝绿豆汤 南方送大暑船躲瘟疫

   大暑节气恰逢中伏开始 河北“三高”天气即将登场

   23日迎大暑 “最热季”谨防中暑 炎炎夏日如何避暑?

     今天迎“极端热”大暑

  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以上。

  不过,今年的大暑来势没那么“凶猛”。中央气象台显示,22日20时至23日20时,除新疆持续高温外,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在24~32℃,但未来几天35℃以上高温天气将逐渐扩大。 》》》详细

     南方今日将有暴雨

  中央气象台今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7月23日8时至7月24日8时,广东中部和东部沿海、广西中西部、云南西部和东南部、湖北南部和东部、湖南中北部、江西西北部和安徽西部等地有大到暴雨。水利部门同时警告,云南西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等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

  其中,广西北部、湖南北部、湖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180毫米);另外,河南北部、山东西部、辽宁中部、吉林中部和黑龙江南部等地有分散性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上述局地并有短时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防御指南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切断有危险地带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鉴于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气象部门要求上述地区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中新网)

     未来三天华北东北多雷雨

  过去一周,华北一带持续保持多雨态势,京津冀等不少地方已经从前期降水明显偏少,转为偏多。昨天,北方的降水分布不均,局地出现了短时强降雨,同时还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昨晚,北京再度迎来雷阵雨天气。

  未来三天,华北的降雨将逐渐向东缩减,而东北地区的降雨将明显增多。中央气象台预计,23至25日,内蒙古东部、华北东部、东北地区等地有分散性的短时强降水(小时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局地有短时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目前辽宁和山东半岛一带的气象干旱还在持续甚至发展之中,以中到重旱为主,今后三天东北的降雨有利于辽宁部分地区干旱的缓和,但并不能根本缓解。 》》》详细

     河北部分地区降大到暴雨

  受冷空气影响,昨日(7月21日)下午至今日,河北省大部地区继续出现雷雨天气。据省气象台7月22日预报,预计今夜到明天,全省大部地区仍有雷雨,局部地区雨量较大。

  据21日16时至今日16时统计,保定中东部、廊坊南部、沧州、衡水、邯郸中西部、唐山南部、秦皇岛南部、张家口和承德二市的部分地区降雨量在25毫米以上(大雨以上量级),其中有64个乡镇降暴雨,雨量为50-96毫米;16个乡镇降大暴雨,雨量为100-228毫米,大暴雨主要出现在沧州中部和西部、衡水中东部,武强县的豆村降雨量最大,为228毫米。降雨时,有120个县市出现雷暴,5个县市出现大风,望都、怀安、邯郸、阳原降冰雹,测站冰雹最大直径为5-29毫米。 》》》详细

   气象专家提醒: 当湿度大时,空气中的水汽含量高、蒸发小,人体大量汗液难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散发不畅易导致闷热中暑。据统计,当相对湿度达30%时,40℃才容易中暑;湿度50%时,38℃容易中暑;而湿度达80%时,31℃也会引起中暑。35℃以上的高温闷热天气不仅会影响自然界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生活,也会影响人类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据研究,最高气温高于32℃的日子称为“暑热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日子称为“炎热日”,最高气温高于37℃的日子,称为“酷热日”。在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所以,遇到炎热、酷热和闷热天气,应注意防暑、避暑、防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