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调动企业大户投资造林积极性 建设“绿美邯郸”

23.10.2015  11:01

邯郸市调动企业大户投资造林积极性,建设“绿美邯郸”。

沿着武安市冶陶镇南杨庄村后的山路,记者一路爬坡开了十几分钟车,在半山腰找到了61岁的杨永峰,他正带领着工人为桃树剪枝。老杨指着脚下的山岭说,这1万2千亩荒山都是这三年他承包的,已经栽了70万株树了。

杨永峰:“这原来不是地啊!这全是坡,梯田全是我造出来的。

老杨是搞建筑发的家,晚年就想着为家乡做点啥。于是承包了村后的荒山,他带着200多工人,开山修路、运土磊堰,硬是将石山开成了梯田,现在这些梯田种上了桃树、苹果、核桃。森林防火员李成方说,这片山面积大,以前绿化和防火都是难点,种下的树苗经常被村民养的羊啃光了,山也被烧得黑黢黢的。

李成方:“他把这山承包以后,这个山就有人管了,种的树也能保住了,防火他自己就管起来了。

杨永峰说,政府还把各项林业生态建设、节水灌溉等资金整合,通过补助、补偿和奖励等形式,发给造林大户。

杨永峰:“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果树项目、小流域治理总共下来给了四百多万,我感到后劲很足。

为了解除造林大户的后顾之忧,邯郸市林业部门主动帮助大户们办理林权确权,并且帮助他们与林业科研机构、高校进行对接,将优质的果木品种、先进的管理技术等引进来,各级政府还在土地流转、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

承包了5万亩荒山的峰峰众怡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温如意:“我们在整个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做工作到合同签约,都是依托政府来给我们具体操作,你比如说我们合同的签约,是与政府和村、我们企业三者之间签合同,我们企业不与老百姓去直接签合同,这样大大缩短了我们工作时间。

这些实实在在的政策,让企业大户看到了开荒造林美好的未来。目前,邯郸市有民营林业业主1万多户,其中1000亩以上的271个,去冬今春,民营企业、造林大户、林业合作组织投资建设面积达26万亩,占造林总面积80%以上。(河北台记者张雁、邯郸台记者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