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将采取多项措施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25.09.2014  18:48

    记者昨天从石家庄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为让农村居民就近享受到高水平的优质医疗服务,石家庄市将通过加强人才建设、强化重点专科、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拓展便民惠民服务等措施,全面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卫生计生部门将编制县级公立医院重点专科发展规划,支持县级公立综合医院建设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每年建设省级临床重点专科4至5个;每个县级中医院建设不少于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和2至3个市级重点中医专科。近期重点加强急诊科、重症监护、血液透析、新生儿、病理、传染、职业病防治和精神卫生以及近3年县外转诊率排名前5位的病种所在临床专业科室建设。开展宫颈癌、乳腺癌、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等重大疾病的救治和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复杂疑难疾病的筛查转诊工作。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5年,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入县级公立医院医生必须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县级公立医院骨干医师培训,积极申请国家专科特设岗位计划,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引导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到县级医院就业,并为其在县级医院长期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和工作环境。

    下一步,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将被纳入院前急救体系,发挥中医药在危急重症、慢性病、传染病和中医“治未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各县综合医院应设中医科、中药房,开设不低于医院总床位数5%的中医病床,并建立中医师会诊查房制度。县级医院还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开辟急诊抢救“绿色通道”,改善门急诊设施和条件,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实行基本医疗保障费用即时结算。继续加强“患者回访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患者投诉机制,认真解决患者反映的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记者 王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