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外卖食品安全引担忧 监管有空白订餐应谨慎

28.11.2014  11:33

    阳光问政

    □河北新闻网见习记者 孙青

    本报记者 林青

    河北新闻网网友 @小美同学 @脑袋比瓜大

    如今,时尚快捷、物美价廉的网络订餐受到大众青睐——打开网页,看看图片,点击喜欢的食物,坐等美食上门……然而,网上订购的食物是否有安全保证呢?近日,记者与河北新闻网网友组成联合采访团进行调查,发现线上网店看起来“高大上”,线下餐厅的质量却参差不齐。对此,消费者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省食药监局也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市民务必谨慎订餐。

    网络外卖走红

    年轻人青睐有加

    11月16日,网友@logo天爆料称,河北科技大学24名学生通过“饿了么”外卖网站订餐并食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被紧急送医。11月17日,除4名学生需留院观察外,其他学生均已返校。当日,河北科技大学发布规定:禁止无卫生合格证的商家送外卖入校。

    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再次引发网友对网络外卖安全的关注。近两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网络外卖日渐红火,“美团外卖”、“饿了么”等网络订餐平台悄然兴起,餐饮行业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联合采访团打开“美团外卖”手机客户端,发现在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周边可搜索出近70家外卖餐厅;而在“饿了么”官方网站,仅在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周边便可搜索出162家外卖店。联合采访团在调查采访中了解到,便捷的网络订餐方式为高校学生和工作紧张的白领一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而他们成为网络订餐的主要消费群体。

    “网上外卖给送到楼下,非常方便而且便宜,比如小份儿的蜜汁烤肉拌饭,线下卖8元,网上只卖5元。”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系学生小王告诉联合采访团,因为打折活动较多,同学们经常通过“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淘点点”等平台订购外卖。

    对此,河北师范大学校团委办公室主任李辉则表达了他的担忧:“网上订餐确实方便快捷,学生们订餐的不少,但我们很难了解原料、加工场所等信息,饮食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据悉,为了防止网络外卖引发食品安全问题,该校后勤集团11月19日曾通过学校官网发布安全提示,提醒学生到正规的场所用餐,尽量不食用外卖食品。

    外卖网站打价格战

    “舌尖安全”引担忧

    “下单立减6元”“首单减9元”……打开“百度外卖”、“美团外卖”、“饿了么”等多家外卖网站页面,各种促销宣传语让人心动不已。

    “今年8月份开始,免费午餐、支付方式优惠等优惠活动多了起来,特别是‘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在优惠力度上互相竞争,你补贴8元,我就补贴10元。”在石家庄市从事汽车销售工作的王先生为节省时间常从网上订餐,据其介绍,这种“天下也有免费的午餐”、“1块钱就能吃饱饭”的促销方式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网络订餐热度不断上升,餐饮卫生状况也随之引发社会关注。有媒体报道,“美团外卖”网站上存在不少无证无照的黑作坊。一些餐厅厨房污水横流,卫生状况堪忧。有业内人士指出,网络外卖存在监管漏洞。

    据了解,与传统的实体餐饮企业繁复的申办手续相比,网上注册外卖店几乎零门槛,卖家只需向网站上传营业执照等证照的复印件,申请通过即可拥有一个订餐的平台来开展业务。曾多次在河北科技大学新校区周边就餐的石家庄市民张女士说:“我经常通过网络订餐,也去过实体店,其中有两三家都没有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

    “消费者倾向于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一些餐饮店会抓住这样的心理,在价格上、种类上推出活动,比如送优惠券、送水果等等,但往往在饭菜质量上把关不严。”石家庄市郭师傅快餐东尚店也是O2O(线上到线下)体验餐厅,店长小于认为,“和实体店不同,网上餐厅在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诚信。我们必须保证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这样才能获好评,争取到回头客。

    监管有空白

    订餐应谨慎

    针对网上订餐,省食药监局11月5日曾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选择持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饮单位订餐,注意配送的餐饮食品是否受到污染,建议消费者订餐时不选择冷菜、生食品种(如生鱼片)、冷加工糕点(如含奶油的糕点)等高风险餐饮食品。

    “线上餐厅需要纳入监管范畴,但网上外卖还涉及到工商、工信等多个部门,监管出现盲区。”省食药监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国家对网上订餐尚未出台具体法规,我省正在开展整治行动及相关调研,后期将出台相关管理办法。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网络外卖监管在法律方面也存有漏洞。食品安全专职律师刘新武告诉联合采访团,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上外卖食品安全予以规范,食品安全法修订稿中虽略有涉及,但尚未出台。“针对网络外卖平台,应该从法律层面进行约束,对于其资质可以按照食品安全及餐饮法律法规的规定,多增加公示等方面的举措,让消费者随时可以鉴别监督,维护自身权益。”刘新武表示。

    “现在网上订餐确实火爆,但是消费者无法了解食品制作全过程,不合格的餐饮单位就有了可乘之机。消费者一旦遇到问题,不像在实体店里能进行现场交涉,网络消费维权需付出更大的时间成本。加之针对网络外卖的监管仍存空白,消费者维权难度较大。”省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张福齐认为,提供订餐服务的平台,应该从源头上对餐厅的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资质进行把关,并建立监督机制,保证消费者获取的订餐信息安全可靠。

    对于网络订餐,张福齐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实体店的餐饮服务单位订餐,与熟悉的供餐单位建立稳定的供餐关系。“还要注意保存订餐及消费凭证,以便消费维权,一旦遇到食物中毒事件,可以报警,或通过12315投诉维护权益。

    ■e论风生

    网友@小美同学:我觉得只要是从事餐饮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纳入监管范围,除了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法律层面也应该对网上订餐进行卫生许可要求。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要对食品制作方和相应互联网平台进行责任追究。

    网友@脑袋比瓜大:网上订餐虽说红火,却也竞争激烈,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除了网上订餐,街头的外卖摊点也应该加强管理,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