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要防“空调病” 6个措施保平安

11.06.2014  11:40

    □韩晓雯

    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疾病。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人,因空气不流通,环境得不到改善,出现记忆力减退、皮肤发紧发干、易过敏等症状,这就是“空调病”的表现。省人民医院近日“空调病”患者有所增加,包括心脏病突发、发烧、呼吸道感染和拉肚子、急性肠胃炎等,这些病患多与频繁使用空调有关。医生建议,在正确合理使用空调的同时,还需要保持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这样可以有效预防“空调病”。

    “空调病”的发病机理很简单:夏季外面的气温很高,人们衣着单薄,进入空调房间后处在低温环境中,生物钟的运转突然发生改变。当冷的感觉传递到大脑体温调节中枢时,大脑便指令皮肤外周血管收缩,分布在全身的汗腺减少分泌,以减少热量的散发来保持体温。

    同时冷的感觉也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分布在腹腔器官上的血管收缩,胃肠蠕动减弱,因而出现了肢体麻木、皮肤干燥、胃肠不适等相应症状。女性更易得“空调病”,因为女性对冷的刺激比较敏感。夏天气候炎热,人体腠理开泄,若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中,调摄失宜,易致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外寒而内湿,便产生空调综合征。

    防治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中药芳香化湿,疏理透达。可选用:藿香、厚朴、柴胡、白芍、郁金、佩兰、苏叶、甘草,水煎服,按体质虚实增减其药与量。此外,每日上班前在家里喝一杯姜枣汤(生姜15克、红枣20克、水煮为汤)亦有预防空调病作用。

    (二)恒定空调温度。一般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在这个温度范围内,人体的温度调节中枢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调节,而温差超过了这个幅度,就会出现失调而产生不适。

    (三)定时注入新鲜空气。每隔3—4小时,应关闭空调机,打开门窗,让室内空气彻底流通,然后再闭门开机,这样可使空气的质量相对得到改善,从而减少疲劳与头痛的发生。

    (四)采取保护措施。适当添加衣服,少穿短裙短裤,关节部位可以酌加毛巾,或在座位底下放个垫子。时间久了要起身走动走动,以增加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

    (五)空调房内要多喝水,以防脱水。

    (六)从增强身体适应能力和预防疾病角度出发,人还应该经常走出空调室,多接受自然界高气温的刺激,这对于人的体温调节中枢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作者为省人民医院呼吸内一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