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洁:比“处方植入药店广告”更令人担忧的是啥?

05.06.2014  12:17

    近日来,有多位市民反映,广州番禺区的何贤纪念医院,医生为患者开药时会分别开出两张不同的处方,其中一张处方可在医院内的药房拿药,而另一张印有“何医 药房”的处方单则需要到医院门外另一家药店拿药。这让不少患者怀疑,医院指定药店买药,存有猫腻。昨日院方回应称,在处方单上印药店名,只为引导患者前 往,并非强制。(《新快报》6月4日)

    这年头,广告植入的确已无处不在。电影电视就不用说了,央视春晚,尚且不能免俗;甚至连学生的课本、作业本中间,也常夹带有商家的私货。既然如此,假如医 院开的处方竟然“单纯”得只剩下药名及其剂量,其他地方完全留白,倒是难免让人不适应,不仅相当浪费,也实在不够与时俱进。而相比各种不合时宜的广告植 入,在处方单上印药店名,倒是相当应时应景,既然拿到处方的患者下一步就是买药,处方单上的药店名甚至一点“植入”的痕迹都不易让人察觉。

    而面对患者的质疑,在处方单上印药店名的医院,则表现得相当无辜。按照院方的回应,之所以在处方单上印药店名,只是引导患者前往,并非强制。既然为了方便 患者,在哪儿排队挂号、去哪儿排队候诊,都有导医服务,即便是医药分开,拿到处方的患者该去哪儿拿药,医院帮忙顺手“指个路”,好歹也该算作服务内涵的拓 展,服务意识的延伸才是。相信,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在拿到处方之后,都对去哪儿买药胸有成竹,与其等着患者来问询才一一解答,主动引导未尝不是服务意识的体 现。更何况,既然引导并非强制消费,对于处方单上印药店名,要说也没必要去过度揣测。某种程度上,相比医院开的处方,更多缺省默认就在医院自己的药房取 药,印上院外药房的处方单,在践行医药分家这事儿上,倒是要算难能可贵的先行者。

    不过,假如认为处方上印药店名,真是医院将药品生意拱手相让,也的确高估了院方的境界。君不见,医院名为何贤纪念医院,而处方单上的药店则是“何医药 房”,尽管何医药房的负责人称“药店属于自负盈亏,与医院经营无关,两者没有从属关系”,但无意间却透露了“何医药房由何贤纪念医院投资创办,旨在为医院 药房种类作出补充”。

    不难设想,由医院创办的药房,即便管理上没有从属关系,利益关系恐怕仍然无从割断,作为投资者的医院,想必不会完全是不求回报的天使,而必然会参与药房收 益的分红,既然如此,医院在处方单上印上自己投资的药店名,显然不全是引导患者买药,骨子里仍然是出于自身利益,向合作商家导入客流罢了。表面上看似药店 从医院中分离,实则却仍然是利益格局上的“一家人”。而当医院成为药店投资者,医院方面向药店的利益输入,是否仅止于处方上的“广告植入”,倒是更令人担 忧。

    基于此,处方上印药店,假如是光明正大的“广告植入”,倒也无妨。相比处方上的药店广告,医院与药店之间不为人知的利益勾连,以及不可告人的利益输送关系,其实要远比“处方上的广告”更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