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国有林场改革调研报告

24.12.2014  13:37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状况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国有林场有林地已经达到921万亩,占全省的12.6%;森林覆盖率达到79%,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倍;林木蓄积量3370万立方米,占全省的27.8%,单位面积蓄积量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2倍。但是国有林场长期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薄弱、森林质量下降、职工生活困难已严重影响国有林场发展和生态功能的发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2013年,我省被批准成为第一批7个全国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省之一。   塞罕坝机械林场于1962年由国家林业部建立,1969年初划归河北省林业厅管理至今。经过52年的努力,塞罕坝已经成为集生态公益林建设、商品林经营和生态旅游、多种经营于一体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林场。多年来,塞罕坝林场在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为前提下,以森林资源增长、职工增收、林场增效为核心,以改革领导体制、理顺管理体制、探索经营机制为基础,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道路。   一、基本情况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最北部,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地貌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1010-1939.6米,是滦河、辽河两大水系的发源地之一。林场总经营面积140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12万亩(人工林88万亩,次生林24万亩),森林覆盖率80%,林木总蓄积1012万立方米,年均生长量53.8万立方米,林木资产总价值约人民币42亿元。这里夏季短暂且不明显,极端最高气温33.4℃,凉爽宜人。冬季漫长,气温极低,年均气温-1.2℃,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169天,年均无霜期59天,年均降水量452mm,年均5级以上的大风日数69天,气候与大兴安岭北坡类似,是典型的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   塞罕坝机械林场是河北省林业厅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场下辖23个机关科室、6个林场和14个直属单位;截止2014年6月,共有职工1823人,其中在职人员1165人,离退休658人;林区总人口约5000人。建场52年来,塞罕坝人坚持植树造林、治沙止漠,实现了变荒原为林海,让沙地成绿洲的奋斗目标。塞罕坝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至现在的112万亩,林木蓄积由33万立方米增加至现在的101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现在的80%,以占全省2%的林地面积,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突出的社会效益。   二、改革发展的探索和经验   按照国家林业局制定的生态公益林界定标准,塞罕坝林场有近60%的有林地界定为国家重点公益林,并已列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试点,按照中央决定的有关精神,属生态公益型林场。多年来,塞罕坝林场坚持“生态立场、营林强场、产业富场、人才兴场”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入市场机制,以改革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坚持以森林经营为基础,把森林资源增长和森林资源管护作为林场发展之本   塞罕坝务林人在艰苦创业中孕育和发扬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大力植树造林。经过反复探索和研究,塞罕坝创造出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等一整套成功经验,探索和推广了先进的抗旱保水技术,保障了生态工程质量,昔日的荒原变成了绿洲。大规模的人工林有效地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移,涵养了滦河和辽河水源,阻挡了风沙对京津的侵袭,发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塞罕坝林场进一步加大困难立地造林和资源管护力度。2014年,塞罕坝林场自筹资金1400万元,在土壤贫瘠和岩石裸露的石质山坡地共完成困难立地造林1.3万亩;采取架设围栏、开挖管护沟与栽植沙棘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幼林地抚育管护力度;强化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扑火队正规化建设,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二)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转变经营管理体制   国有林场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之后,大都选择了多种经营的道路,实际效果多不理想。塞罕坝林场自从造林阶段转入经营阶段以来,就一直进行在摸索、试验多种经营项目的开展,从初期的养殖业到林产加工业,到现在的森林旅游业、种苗业、林副产品采集加工都做过尝试。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经过市场的自然筛选,目前在塞罕坝开展的多种经营项目主要有:森林旅游、商品绿化苗木的培育经营与销售、林副产品销售、风电项目引进等,近年多种经营收入每年可达约5000万元,其中森林旅游收入达近3500万元。   (三)优化林场内部管理制度,着力培养、引进人才   塞罕坝林场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方面积极探索。近年来,连续开展“林业生产质量年活动”,并出台《林业生产奖励办法》、《施工员岗位激励办法》和《造林质量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了全场干部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塞罕坝林场坚持人才兴场的战略,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增强发展后劲。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强化“引进来、走出去”,通过聘请讲座、组织培训交流、与专业院校合作等方式培养了多名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从外部引进人才,十多年来公开招聘了120多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他们大部分已经成为业务骨干,为林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政府对生态公益林场的支持,解决了林场发展的后顾之忧   各级领导和地方党委、政府一贯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稳定的管理体制、稳定的投资渠道、稳定的干部职工队伍是塞罕坝林场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塞罕坝林场是省级财政差额补贴事业单位,省级财政预算补贴对林场保护森林资源,推动林场事业全面和谐发展,营造京津绿色屏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策与建议   上世纪80年代起,国有林场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体制,导致政府对国有林场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林场计划管理体制僵化。特别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来,这种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林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目前,塞罕坝林场困境突出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投入不足;社会边缘化,不工、不农、不城、不乡,几乎享受不到国家促进地方发展的各种惠民政策和帮扶政策;职工收入低,社会保障不健全。这些现状严重制约着国有林场的发展和生态功能的发挥,我们必须从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角度,全面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把改革创新作为林场发展的永恒动力。今天的国有林场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务林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大胆探索新型的林场经营管理制度,努力解决林场和市场的对接问题。二是加大政府对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国有林场改革的领导,统筹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要继续加大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减轻林场社会性负担,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效益的受益者为生态环境保护买单,加大对生态公益型林场的投入。三是引入市场机制,激发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活力。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必须围绕利益这个核心,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经营体制改革、内部挖潜增效等措施,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转变,努力把国有林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四是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国有林场改革的最终目标。国有林场改革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改革的突出位置,确实维护职工权益,确保职工队伍稳定。(塞罕坝林场   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