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成果初报及综合评价

17.09.2015  13:08
1   科考背景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始建于2002年,200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监测是保护区的重点工作内容。《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规划时间区间为2007-2015年,2016年开始需要实施新的总体规划,因此,需要在2016年以前开展科学考察和编制新一期《总体规划》。   2012年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国家环保部成功申报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并获项目资金566.5万元,其中科学考察是该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又获批了能力建设项目,内含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30万元)。    因此,本次科考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并实施以上项目背景下开展的工作。 2   科考目的   (1)对区内资源开展全面调查,掌握本地资源数据,编写并出版《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2)研究设立科学、合理并具有代表性的固定样地和样线;   (3)为保护区管理、保护、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4)为编制新的《保护区总体规划》(2016-2025)提供数据。 3   科考任务   (1)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   ①动物: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鱼纲、昆虫。   ②植物: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苔藓和大型真菌。   (2)设立科学合理的固定样地和样线。   (3)编写《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4)制作3000份植物标本。 4   科考依据   《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规程(试行)》(环保部,2010)   《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2011)   《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2012) 5   调查对象   (1)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   (2)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苔藓和大型真菌。 6   调查范围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包括三道河口管理区、千层板管理区、北曼甸管理区和阴河管理区,总面积20029.8公顷。 7   调查期限     2014年1月-12月。 8   科考队伍   (1)单位:①高校: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②总场职能部门-保护区管理科、资源科等及保护区涉及的4个林场。   (2)人员:共40人:11专家,29组员(三个大学在读学生和林场管理、技术人员) 9   科考完成情况与调查初步结果 9.1   完成了生物资源本底调查任务   1、调查对象:除了规定的11个类群(哺乳纲、鸟纲、爬行纲、两栖纲、鱼纲、昆虫;被子植物门、裸子植物门、蕨类植物门、苔藓和大型真菌)外,还额外完成了地衣、藻类2个类群。   2、植物:   本次调查,以实地调查为主。采用普查、路线调查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共调查了154条样线6094个样方,采集植物标本6000余份,制作植物标本3000余份,经整理鉴定,共记录:13门124科357属625种。其中:   被子植物门:72科281属521种   裸子植物门:2科4属8种   蕨类植物门:3科3属5种   苔藓植物门:14科18属21种   地衣植物门:7科14属17种   藻类:8门26科37属53种   (2)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 II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   (3)植物新纪录:   ①河北省新纪录:2种;    裂唇虎舌兰 Epipogium aphyllum (F. W. Schmidt) Sw.    红轮狗舌草 Tephroseris flammea (Turcz. ex DC.) Holub.     ②塞罕坝新纪录:179种,包括:   A、藻类:53种,8门26科37属。   B、地衣门:18种。   C、苔藓植物门:1种,大灰藓。   D、蕨类植物门:4种,包括蔓生卷柏、中华卷柏、耳羽岩蕨、密毛岩蕨。   E、被子植物门:84种。   F、大型真菌:19种。   (4)植被:   依据《中国植被》中的植被分类系统,参照《河北植被》对河北省植被类型的划分,将保护区的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0个群系组21个群系。   3、动物:   A. 脊椎动物:通过本年度路线调查、红外相机调查和样点调查,并结合历史保护区调查记录,共记录脊椎动物256种,隶属于5纲28目72科159属,其中:     哺乳纲:6目13科29属36种     鸟纲:15目46科106属192种     爬行纲:2目5科7属10种     两栖纲:1目3科4属5种     硬骨鱼纲:4目5科13属13种   B.昆虫:548种,隶属于16目125科414属。   (2)珍稀濒危动物:   国家I级重点保护:3种;   国家II级重点保护:30种,   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物种2种、附录II物种26种;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1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7种;   中日保护候鸟协定:84种;   中澳保护候鸟协定:17种,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78种。   (3)动物新纪录   ①塞罕坝新纪录:   A、鱼类:6种,麦穗鱼、凌源鮈、北方花鳅、北方须鳅、北鳅、小黄黝。   B、鸟类:2种,普通秋沙鸭、角百灵。   C、哺乳类:1种,北松鼠。   D、昆虫:163种。 9.2   完成了标本制作任务   1、采集、鉴定、制作标本3162份,其中植物标本3134份,鱼类26条,两栖类2种。   2、拍摄图片:600余种(张)。   3、制定了保护区标本名录(见附件)。 9.3   完成了固定样地样线的设置,绘制了固定样地样线分布图 (1)固定样地:   根据保护区植被类型调查结果,保护区植被可以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0个群系组21个群系。   选取群系这一级分类阶元进行固定样地设置。在每种群系类型中选择3块典型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样地作为固定样地。   固定样地数量=21个群系×3块/群系=63 (2)固定样线:   由于动物多为多生境分布,因此固定样线选择跨生境设置,即在坝上、坝下各设6条样线,共计12条。水系样点设置11个,即坝上8个、坝下3个。 9.4   编写完成了《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按照环保部《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规程(试行)》(2010)编写提纲编写了《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10   保护区评价 10.1   保护区的特性 (1)面积适宜性   保护区的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到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效。保护区现有面积20029.8hm2,包含了塞罕坝具有很高保护价值的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可有效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区较好的反映了该地区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的特点,能有效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对周边社区的影响有一个缓冲作用,不会因社区发展而对保护区的永久生存构成威胁。 (2)典型性   保护区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缘、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北邻草原,东、南接林区,西靠半固定沙地,是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既具有冀北山地森林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内蒙古草原的景观斑块,西部还保留着浑善达克南缘半固定沙地的自然风貌,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群落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特征。 (3)珍稀性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即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II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即北重楼(Paris verticillata M.-Bieb)、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unge)、二叶兜被兰(Neottianthe cucullata (L.) Schltr.)、裂唇虎舌兰(Epipogium aphyllum (F.W.Schmidt) Sw.)、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 (Pers.) Ames)、沼兰(Malaxis monophyllos (L.) Sw.)等。   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即黑鹳(Ciconia nigra)、白头鹤(Grus monacha)和大鸨(Otis tarda)。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包括: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黑鸢(Milvus korsehun)、秃鹫(Aegypius monachus)、黑琴鸡(Lyrurus tetrix)、雕鸮(Bubo bubo)、兔狲(Otocolobus manul)、马鹿(Cervus elaphus)等。   此外,保护区还有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物种2种、附录II物种26种;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1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7种;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物种84种;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物种17种,以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78种。因此,从物种的稀有性和珍贵性看,保护区在全国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重要意义。 (4)多样性   ①生境类型多样性   保护区内坝上高原、接坝山地、河流、湖泊、森林、灌丛、草甸等共同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类型。   ②植被类型多样性   保护区保留有大面积的代表华北山地森林特征的白桦林、栎林和混交林,以及保护区成立前曾长时间营造的人工林,特别是落叶松林、云杉林和樟子松林。在宽阔的浅谷和漫滩中,分布着大面积的原生性草甸,这类草甸草原在森林草原交错区是最有代表性的。   保护区自然植被分类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原、草甸和沼生植被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0个群系组、21个群系。全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植物生活型谱复杂,植被类型多样。   ③物种多样性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分布植物有625种,隶属于13门124科357属,其中,被子植物门72科281属521种,裸子植物门2科4属8种,蕨类植物门3科3属5种,苔藓植物门14科18属21种,地衣植物门7科14属17种,藻类8门26科37属53种;大型真菌8目10科53属94种。脊椎动物共计有256种,隶属于5纲28目72科158属,其中硬骨鱼纲4目5科13属13种,两栖纲1目3科4属5种,爬行纲2目5科7属10种,鸟纲15目46科106属192种,哺乳纲6目13科29属36种;昆虫548种,隶属于16目125科414属。   保护区物种丰富,不仅包含了华北地区的代表物种,还拥有为数众多的稀有种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独特性,是中国动植物区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科研、教育等价值。   ④遗传多样性   保护区的植物保存着大量的古老种属。在裸子植物中有多见于侏罗纪地层的松科、柏科等;在被子植物中有在白垩纪已经存在的壳斗科;还有在白垩纪后期陆续分化出来的椴科、榆科等都是孑遗植物;塞罕坝主要森林建群种的松属、栎属、槭属、榆属、杨属等,也都是第三纪保存下来的植物,因此是一笔难得的遗传资源。   保护区物种资源表现为三个特点,即珍稀种类多、特色种类多和经济种类多。 (5)脆弱性   保护区生态系统保存较完整,但其周边环境较复杂,人为干扰较大,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保护区的天然林属于地带性顶极植被,这种自然生态系统是成熟的,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但大面积的人工针叶纯林抗逆性较弱。森林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严重破坏,则极难恢复,且易造成水土流失,危及保护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和水资源承载能力。 (6)自然性   保护区是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最好的区域之一。保护区设有两个核心区,即东部核心区和西部核心区。东部核心区森林茂密,灌木丛生,山、水、林、灌形成一个自然生态圈,是原木兰围场的典型代表,保留了原木兰围场一围的原貌。西部核心区原为该地区生态最为脆弱的地段,除北部有吐力根河,南部有羊肠河,中部零星分布着天然小湖泊和沼泽地之外,其余土地均为干旱沙地;塞罕坝机械林场自1962年建场以来,对该区域绝大部分地段均进行了封禁和造林绿化,经过五十多年的封山,现在有片状森林,大面积的灌丛,齐腰深的绿草,已形成一幅靓丽的自然景观。华北地区森林资源稀缺,而保护区森林资源在河北省占有重要的地位,区内拥有典型、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单元。 (7)区位特殊性   保护区东部与内蒙乌兰布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部与河北御道口省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存在,把三个保护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华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体,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桥连作用对于大面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增加动物栖息地面积和廊道,形成京津绿色生态屏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保护区地处京津冀北部,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战略位置十分突出。同保护区绿色的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与之相邻的元宝山牧场自建场以来一直放牧,现在大部分土地已经沙化,寸草不生。站在保护区三道河口管理站房后,就可以看到一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黄色沙带,每年春秋,均有大量的风沙刮入塞罕坝机械林场,这充分说明了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珍贵的生态价值和重要的战略地位。2002年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全国思想教育基地、河北省林业艰苦创业示范教育基地和河北省青少年保护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可给前来旅游、参观、考察人员在自然保护的重要性方面上最为生动的一堂思想教育课。   另外,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琴鸡在我国分布的最南缘,其自然环境及演替进程在区位上是独一无二的。 (8)学术性   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东南缘、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就植物区系而言,该地区位于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与欧亚草原植物亚区的交错界面上,系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区域;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该地区属于古北界华北区与蒙新区的交汇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保护区成为华北地区生物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之一。保护区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物种基因库,是研究华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发生、发展及演替规律的活教材,具有很高的科研和学术价值。 10.2   保护区评价 (1)保护管理历史沿革   塞罕坝地区在距今三百多年前曾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初,康熙于承德设立木兰围场,即皇家猎苑。从康熙20年(公元1681年)到嘉庆25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间,塞罕坝地区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清代后期,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遭到全部破坏,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出“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1962年,由林业部设计、国家计委批复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   1969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由林业部直属林场归属河北省管理,成为省林业厅直属单位。   1993年5月,塞罕坝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2002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经河北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河北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属国家公益性正处级事业单位。   2007年5月,通过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北省编办批准河北塞罕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更名为河北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历经50余年的建设、保护和发展,如今,塞罕坝建起了110万亩人工林,成为北半球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森林覆盖率达到80%。昔日沙化严重的茫茫荒原,如今变成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浩瀚林海。这百万亩林海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防止了该地区森林退化为草原、草原再向沙漠退化的演替进程,保护和涵养了滦河、辽河的水源,每年向两水系输入淡水400多万吨。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京津阻沙源、保水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的塞罕坝,已被人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2)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划评价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029.8hm2,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核心区分为东核心区和西核心区两部分,总面积7213.31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6.01%;包含了塞罕坝具有很高保护价值的森林、灌丛、草甸等植被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可有效地保护该地区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   缓冲区位于两个核心区外围,主要包括原生性生态系统类型和由演替类型所占居的次生生态系统,也有部分人工生态系统;缓冲区总面积6083.89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0.37%,较好的起到了核心区与实验区之间的过渡与缓冲作用。   实验区位于缓冲区的外围,即保护区的最外围,实验区总面积6732.60h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3.62%;可以满足保护区对科研、教学、参观考察、旅游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驯化繁殖的需要。 (3)主要保护对象动态变化评价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邻草原,东、南接林区,西靠半固定沙地,是典型的森林-草原-沙地交错带,既具有冀北山地森林的一般特征,又具有内蒙古草原的景观斑块,西部还保留着浑善达克南缘半固定沙地的自然风貌,同时,还是滦河和辽河的水源地。保护区的建立使交错带生态系统和水源地得到有效的保护。   保护区内虽曾长时间地营造过人工林特别是落叶松林、樟子松林和云杉林,但仍保留着大面积的代表华北山地森林特征的天然林,如白桦林、栎林及其山杨林等。在宽阔的浅谷和漫滩中,分布着大面积的原生性草甸,这是草甸草原在森林草原交错区是最有代表性的。保护区的建立使天然植被得到有效的保护,促进了天然植被的生长和自然演替。保护区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10个群系组21个群系,植物生活型有5种类型,表现出植被型多样、生活型丰富的特征。   保护区东部核心区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水、山、林、灌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是原木兰围场的典型代表,保留了原木兰围场一围的原貌;西部核心区与御道口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省级)相连,是生态最为脆弱的地段,除北部有吐力根河、南部有羊肠河、中部零星分布着天然小湖泊和沼泽地之外,其余土地均为干旱沙地,造林不易成活。自1962年建立塞罕坝机械林场以来,除对少量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段造林绿化之外,对其余绝大部分地段均进行了封禁;经过50多年的封山,现在有片状森林,大面积的灌丛,齐腰深的绿草,已形成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但这里的自然生态仍具有较强的脆弱性,一旦遭到破坏,很快就会演变为沙丘沙地。   随着植被的恢复和保护,保护区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分布植物有625种,隶属于124科357属,其中,被子植物门72科281属521种,裸子植物门2科4属8种,蕨类植物门3科3属5种,苔藓植物门14科18属21种,地衣植物门7科14属17种,藻类8门26科37属53种;菌类8目10科53属94种。   在保护区植物中,含10种以上的科有15科,含6~9种的科有10科,含2~5种的少种科有33科,区域性单种科有40科。含10种以上的属有4属,含5~9种的属有10属,含2~4种的少种属有100属,区域性单种属有206属。   脊椎动物共计有256种,隶属于5纲28目72科158属,其中硬骨鱼纲4目5科13属13种、两栖纲1目3科4属5种、爬行纲2目5科7属10种、鸟纲15目46科106属192种、哺乳纲6目13科29属36种;昆虫548种,隶属于16目125科414属。   保护区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 国家II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30种;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物种2种、附录II物种26种;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濒危(EN)物种1种、易危(VU)物种6种、近危(NT)物种7种;中日保护候鸟协定物种84种;中澳保护候鸟协定物种17种,以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178种。   保护区物种丰富,不仅包含了华北地区的代表物种,还拥有为数众多的稀有种类,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独特性,是中国动植物区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科研、教育等价值。 (4)管理有效性评价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形成了管理局领导、保护区管理科、科研所、公安分局、计财科、办公室、管理站、管护点等比较完整的组织管理结构,有正式职工57人,事业编制,人力资源能保证开展日常工作。局机关建有综合办公楼一栋,职工家属楼一栋,有越野车、打印机、传真机、摄像机、电脑、照相机、海拔仪、帐篷等基本设备,基础设施和设备能够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建立了《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考勤考核暂行管理办法》、《请销假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岗位工作职责》、《基层站点工作管理制度》、《基层站点岗位工作职责》等管理制度,制度体系比较完善。日常事业经费纳入了地方财政预算,员工工资能够保障,事业经费有稳定来源,并形成了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巡护常态化,本底资源清楚,有相关的管理计划,管理目标明确。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其它部门有灵活的协调机制,科研院所等与保护区有一定的合作。保护区边界清楚,社区对保护区边界了解,关键点上有界碑、界桩等标识。主要保护对象的数量和质量有一定提高,森林面积、林分质量有所提高。   同时,保护区也面临着投入保护的资金总额不足,人员总数偏少,设备较缺乏,界碑、界桩密度不足,职工专业技能培训不足,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5)社会效益评价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在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①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区建立以来,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当地和周边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社会消费;在保护区和林场的带动下,围场县的“农家乐”、“乡村游”、“农家游”也迅速发展起来,农户收入显著增加;森林旅游带动了外围产业,如手工艺品、养殖业、采摘业、交通运输等其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林场保护区每年均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帮助周边农村修建学校、修道路、开展扶贫等社会公益事业。随着保护区和林场各项事业的发展,林区道路、通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改善了林场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②扩大劳动就业岗位。保护区的建设可以解决当地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缓解林区职工因天然林停止采伐面临的失业难题。而且通过保护和开发旅游资源,极大地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③在科技推广与示范、生态与思想教育、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区成立以来,在科技推广与示范、环境教育和国际交流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森林保护与经营、防沙治沙、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创新性成果。先后被国内1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确定为科研和教学基地,被国家和河北省确定为生态教育基地和思想教育基地。通过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国际研讨会等,展示了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塞罕坝林业建设的成果。   ④有力地促进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塞罕坝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把面积3.5万hm2的御道口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面积2.1万hm2的内蒙乌兰布统草原生态自然保护区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华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体,对于大面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京津绿色生态屏障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保护区的示范效应,农民看到了森林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极大地带动了集体林的发展。通过各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大大增强,猎捕野生动物、乱砍滥伐现象已经杜绝,野外用火严格管控,防火期内基本杜绝了火种入山。   ⑤有效地弘扬了传统文化,传播了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开展各种生态教育活动,使塞罕坝地区丰富的历史遗迹、传说典故,特有的秋狝文化和蒙满汉交融的风土人情得到了广泛的宣传。由于塞罕坝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资源、广阔的草原和特有的冷凉效应、冰雪资源、湿地资源,使塞罕坝已经成为孕育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的土壤,许多影视、摄影、文学、绘画、音乐作品从这里诞生,对于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6)生态效益评价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0029.8hm2,林分面积14001.37 hm2,广袤的森林生态系统可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森林植被和湿地对当地土地具有保全价值,森林植被的育土作用可以改良土地的增加值。森林具有显著的固碳作用,森林的固碳作用促进了林木蓄积的增长。保护区森林植被可以增加降水、增加无霜期、减少大风日数、降低夏季气温、增加大气湿度等,进而改变和调节局部小气候。此外,森林植被还可以释放氧气、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增加林区空气的负离子含量、增加林区空气中萜烯类物质含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   森林植被可以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和氮氧化物,并具有滞尘作用;森林植被释放的负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等功效,被誉为“空气维生素与生长素”,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记忆力、改善睡眠、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体抗病能力。负离子以其独特的生态效益已被理论界和公众认识,森林环境中的负离子已经成为当前森林旅游产品开发的一个热点。   针叶林等植物的花、叶、芽、木材、根等器官的油腺组织在其新陈代谢过程中不断分泌释放的具有芳香气味的萜烯类物质。萜烯类物质具有灭菌杀虫、消炎镇痛、驱风利尿、美容护肤、刺激神经、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抗菌抗癌、松弛精神、稳定情绪、降低血压等功效,被称为“森林杀菌素”、“森林维生素”,具有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作用。   保护区地处河北省的最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端,自然条件恶劣,林场周围多是沙化严重的土地。经过50多年的建设,林场与保护区已成为京津绿色生态屏障,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减轻了风沙对下游农牧业生产的危害。同时增加了降水、年积温,延长了无霜期,调节了径流,形成了适合农作物生长和动物生存的环境,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   随着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的不断改善,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不断增加,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保护区优美的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还促进了林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了社会消费。 (7) 经济效益评价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责是保护与管理,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没有开展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因此,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林业及相关产业分类(试行)》并结合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其经济效益可以从物质生产核算和生态服务两方面进行核算,其中物质生产主要从立木生长量进行核算;生态服务主要从涵养水源、土壤保育、固碳(防止全球变暖)、改善空气质量、农业防护、景观游憩等方面进行核算。根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资源价值核算研究》,采用国际上较通用的等效益物替代法来测算,保护区森林每年立木生长量价值为5576.10万元;涵养水源的服务价值为1.998亿元,土壤保育价值为1765.9万元,固碳增量价值为25560.0万元,吸收二氧化硫、氟化物、氮氧化物、滞尘等有害物质的价值为2236.75万元,释放负离子和萜烯类物质的价值为187351.1万元,农业防护服务价值为2917.41万元,景观游憩服务价值为1570.4万元;综合物质生产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合计为246957.56万元。 (8)保护区综合价值评价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别中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生态系统完整、地域连片、物种丰富,保护对象有适宜的活动空间和栖息环境;功能区划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三个功能区,符合国家自然保护区三区区划的原则;主要保护对象包括交错带生态系统、滦河辽河水源地、天然植被群落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保护区有比较完整的组织管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但保护区保护资金总额不足,保护人员总数偏少。自保护区建立以来,已取得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塞罕坝林场 聂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