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专业人才服务三地经济

25.10.2015  09:58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在石家庄培养,到北京就读就业,今年,由石家庄三职专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联合举办的“1+3”北京交通班正式开班招收学生,首期30个学员在北京、石家庄的共同培养下,正在成长为适合两地经济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摆在面前,我市教育系统上下统一思想,主动谋划,与京津对接,向京津看齐,全方位引进京津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全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引进优质资源谋求共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给石家庄教育带来了与京津优质教育资源合作的众多机遇和空间。

本月中旬,石家庄市政府与北京市教委正式签署的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方面。

石家庄北京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项目、北京大学培文西柏坡实验学校项目、石家庄师范大学石家庄附属学校项目……在积极推进与北京、天津的教育协同发展工作中,我市已经先后有十几个项目取得了进展,有的甚至已经建成投用。

10月21日至22日,连续两天,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的安排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携全国26所集团校校长,走进盛世长安小学开展视导活动。来自北京的100多位教育专家认真观摩了盛世长安小学的社团、校本课程,现场倾听老师们的公开课,全国特级教师课后进行精彩点评,长安区多所学校教师参与其中,深感受益。

作为北京实验二小的分校,盛世长安小学是我市将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石家庄较早的学校。几年来,学校老师与学生多次赴实验二小参观交流,不断将实验二小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引进校园和课堂。实验二小也持续选派优秀教师到校指导,共享教学成果,提高了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长安区还专门成立了李烈校长工作室,10所学校校长加入其中,使实验二小的先进教学辐射更多的中小学校。

基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涵盖了我市小学、初中、高中等各个阶段。10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组织北京、天津、河北的近五十位高中校长共聚市第二中学,共同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下,高中教师专业的发展和高中学生的发展,这次探讨,再次推动了京津冀教育领域协作和创新的共同发展。

为京津冀发展培养更多“蓝领”

职业教育是我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教育合作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次与北京市教委签署的教育合作框架协议中,特别提到:双方将共同协作,引进或对接北京职业教育优质资源与课程,开展多种模式合作,做好专业对接,实现职业教育全面合作。

石家庄职业教育正在为京津冀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蓝领”人才。

今年上半年,石家庄三职专两次赴北京、天津考察,先后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和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

与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开展的“1+3”北京交通班,主要是在三职专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采取“1+3”的合作模式开办“北京交通班”,学生第一年在三职专培养,后三年在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就读,毕业后由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颁发中专毕业证书,并安排就业。学生就读过程中,双方共同协商制作教育计划、教学进度,实现“教学同步化,实训一体化”。

而与天津市交通学校、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的合作,主要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开展“中高职衔接2+1+2模式”办学。三方共同参与专业教学,共同制定教学方案、考核标准,分段实施。学生在三职专学习2年后,在天津市交通学校学习1年,再在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学习2年,毕业后颁发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大专证书,在天津安排就业,工作2年后还可以将户口迁到天津市。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为中等职业教育带来了新机遇,依托京津优势教育资源,与京津优质学校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开展深层次、多形式的校校联合、校企合作,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与就业升学通道。”三职专王文利校长说。

石家庄教育步入发展快车道

与中国教科院合作,加入区域教育发展协同创新项目;与教育部合作,被定为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与天津市教委签订协议,天津市将石家庄市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果的合作区;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市……

这一系列教育合作项目的落地与实施,极大促进了石家庄市教育工作水平的提高。

今年,我市出台省内首部教育设施规划地方法规,名为《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填补了全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法律空白。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行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举措,出台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目前已经筛选出15所学校开展了特色高中创建工作。

同时,又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了报名、阅卷、填报志愿、录取全程网络信息管理,全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彰显教育公平。2011年启动实施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今年又将项目学校从56所增加到了82所,实现了山区6县45个乡镇的全部覆盖。

今年,全市又规划新扩建50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新增学位9755个;石家庄二中整体改造、15中整体迁建、职教园区一期工程等市直学校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加快推进基础教育优质资源集团化办学,全市已组建教育集团19个,县(市)区域组建教育集团或联合体40个。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动下,全市的教育事业正向更高的台阶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