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明副厅长在“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总结汇报会上提出 努力探索有价值的教育模式

16.02.2015  15:53
    近日,省教育厅在邢台现代职业学校召开“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第一学期总结汇报会,听取“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学校第一学期工作情况汇报,研究提出下一步工作意见。省教育厅副厅长贾海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各试点学校要牢记目标,明确路径,迈好步子,努力探索有价值的教育模式,为推进我省中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我省“3+4”中本贯通培养模式自2014年试点以来,各试点学校制定了工作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形成了一些工作机制,经过一学期努力,已经步入轨道。       贾海明提出,要牢记目标。目标是方向,有了目标,就知道要往哪去,就不会迷茫,就会不在原地打转,走在前进的路上;目标是力量,有了目标,就会不停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朝着目标前进;目标是信念,有了目标,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坚持向前。目标不仅要明确,而且要牢记,因为出发时的目标是明确的,但往往走着走着就容易忘记,就会迷失。  “3+4”的主要目标是:(1)“3+4”培养的是高层次的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而不是低层次的技术工人和劳动者,不是准备参加对口升学的中职生,也不是准备参加高考的普高生。(2)“3+4”中职段培养的学生,由中职学校转入本科院校时,一定要保证质量,输送合格的人才产品,让本科院校对我们的学生从品德、素质、文化、技能等各个方面都满意。(3)“3+4”中职段培养的学生内涵要求是:“文化好、技能强、懂礼貌,有气质”。(4)试点学校担负着开路先锋的责任,要拿出包括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学生操行管理、生活管理、科研管理、教师管理、人才系统培养方案、课程衔接体系、教学质量评价、教学质量监测等等一整套东西来,为全省其他学校将来实行“3+4”探索路子,提供经验。(5)“3+4”要带动试点学校整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狮子带着羊群跑”。办学水平的提升讲究“精心、精细、精致”。这五个方面的目标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通过试点实践,证明“3+4”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模式,从而使这项改革能够坚持下去、推广开来。         贾海明要求,要明确路径。目标是彼岸,路径就是达到彼岸的桥和船。总的讲是“严管厚爱”,  要进一步做好“严管厚爱”的文章,做足、做到位、做出效果。具体路径,一是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在管理方式、管理标准、管理时间上都要有别于其他中职班。通过严格管理,使“3+4”试点班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二是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主要是夯实文化知识基础。文化知识基础不仅是“3+4”的要求,而是构建整个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开通了从中职到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盖多层、建高楼,必须把基础打扎实。同时又要注意不能搞成应试教育的回归。三是在贯通培养上下功夫。“3+4”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课程教材的衔接。“3+4”的意义也在于贯通培养、衔接培养,否则就没必要搞“3+4”,还不如上普通高中直接升本。四是在教学探索上下功夫。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树人教育、文化教育、特色教育、乐学教育、问题教育、艺术教育、阳光教育、气质教育、人文教育等九方面教育。五是在关心爱护上下功夫。要资源倾斜,全力支持。经常开家长、学生座谈会,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六是在个性培养上下功夫。对具有个性特长的学生和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要实行私人订制,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让个性充分发展,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七是在师资建设上下功夫。在选派精兵强将的基础上,要建立激励约束体制,充分调动教学和管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八是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要一边探索、一边实践、一边总结、一边提炼,不断把好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起长效机制。       贾海明强调,要迈好步子。有了目标,有了路径,怎么走?一句话:用心、用智、用力;不是一般的用,要尽心、尽智、尽力;也不是一般的尽,要竭心、竭智、竭力。竭心,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要有敬业精神、担当精神。“3+4”改革试点能否搞好,不是每所学校自身的事,不仅关系到这项改革能否实行下去、扩大开来,而且关系到将来中职教育其他改革的环境。大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把这付重担担起来。竭智,就是要殚精竭虑,研究问题,把握规律。一要善于总结。既要总结成绩,又要查找问题;既要总结经验,又要查找原因,尤其要注意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办法。凡事要多从自身找原因,才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二要善于谋划。善谋者善成。要谋定而动,或者边谋边动,不能只动不谋,走一步看一步。在认真总结第一学期工作的基础上,各试点学校要研究制定第二学期的工作方案,任务要明确,时间要具体,责任要清楚。三要善于借智。要“吃着自己碗里的,又看着别人碗里”。既要关注兄弟省份,又要加强省内学校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完善提高。竭力,就是不遗余力地抓好工作落实。“3+4”试点各学校一把手要亲自抓,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工作落实要有力度,严管厚爱要体现出来、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