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五城建设主旋律 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

01.04.2015  18:08

  当时间进入到“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沧州在由“”变“”的道路上脚步铿锵。

  继去年我市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前列之后,今年全市经济发展又实现强势开局:前两月,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4.7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9亿元,增长11.4%,增速位居全省第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36.9亿元,增长7.3%,增速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7亿元,增长17%,增速全省第三……

  去年以来,处在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大棋局中的沧州,积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明确了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战略定位,确定了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的发展体系,吹响了沧州新一轮发展的号角,奏响了新常态下大开放、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最强音。

  新常态下,探索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新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沧州和全国一样,在发展上同样面临着严峻挑战。

  经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更加凸显,对推进沧州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提质增效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对沧州经济贡献最大的制造业中,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都因经济下行、市场不旺、银行惜贷等受到较大影响。

  与挑战相伴相随的是沧州面临的重大机遇。沧州具有沿海、交通、土地资源等独特优势和河北沿海地区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等多重叠加的机遇,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省委、省政府对沧州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沧州为全省发展“添称加码”;沧州虽已进入全省发展的第一梯队,经济总量有了较大提升,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位次不断前移,但与沿海其他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是适应新常态的要求,还是自身发展需要,沧州都必须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

  善弈者谋势。基于这种综合考量,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2014年12月30日,市委书记商黎光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推进创新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生态之城、好人之城“五城建设”的发展体系。

  “五城建设”构成新一轮沧州发展的全新概貌。其中既有经济发展,又有社会发展;既有做大经济块头的谋划,又有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既有硬实力的增强,又有软实力的提升。它展现的是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以及真正的“以人为本”。

  以创新为主线,释放创新驱动的“乘法效应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

  “五城建设”是一个科学体系。它相互联系,互为依托,构成一个整体。而其中,创新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无论是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道德建设,都需要以创新为引领,都需要创新为发展注入活力、动力。

  而单单从“创新之城”建设角度出发,新常态下,相比资源、劳动力等要素驱动的“加法效应”,创新驱动却能发挥出“乘法效应”。市委书记商黎光曾经精辟地指出,解决沧州经济实力“大而不强”的关键,就是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若干政策的意见》等系列文件,重点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创新、金融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明确了到2017年,在增强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科技效益、降低能耗排放等方面的目标,力求由创新和市场这“两只手”来配置资源要求、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为搭建好创新平台,去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了沧州-北京院校科技合作会、渤海新区高新技术洽谈会等大型对外科技交流活动,共邀请京津冀等地院校、科研单位80所,签订合作协议90余项。

  同时,在科研基地建设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吴桥试验基地重点开展了旱作农业、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等技术研究与推广,共取得科技成果33项。其中,仅国家科技进步奖就达到5项;中科院南皮试验基地重点开展了盐碱地开发利用、中低产田改造等综合技术研发,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全市10个示范县(市)共推广示范面积达60万亩,实现增粮1.2亿斤。

  另外,为进一步引进京津人才和科研机构,我市围绕石油化工、管道装备、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及其团队,建立了10个省级院士工作站,引进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19名,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863、973、科技先导专项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先后承担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20余项,研发推广转化科技成果30余项。

  创新,让沧州经济发展活力迸发。截至去年,我市共实施工业技改工程亿元以上项目190个,累计完成投资332.9亿元;工业百强培育工程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和税金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6.8%和76%;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500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230亿元、增长15%,对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以产业为支撑,加快打造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产业基地

  产业是一个地方经济的根本支撑。

  解析沧州产业结构可知,石油化工增加值占全市的三成多,管道冶金和机械制造各占两成多,这三大产业就占到全市总量的近八成。“一产弱、三产小、二产不强”成为沧州产业不均衡的突出问题。

  产业对经济的强大支撑力,不应只体现在一个地方拥有几个特别突出的主导产业上,还要体现在整个产业结构的科学、合理和均衡上。建设产业之城,就要突破“工业结构偏重、产业链条较短、居于价值链低端”的瓶颈,由聚集于“微笑曲线”中间的制造环节,向曲线两端的科技研发和品牌销售进军。

  对症下药,沧州确定建设产业之城的目标为:大力发展壮大现代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打造京津冀和环渤海的重要产业支撑基地。

  按照这样的思路前行,沧州已尝到了一些甜头。目前,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已有50多个,其中,12个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同时,一批投资超10亿元、20亿元、50亿元甚至100亿元的新能源、现代制造业的大项目已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首季,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全新突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海兴核电、核燃料产业园项目稳步推进;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签约落地;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项目进展顺利……

  随着一批将决定沧州今后5至10年乃至更长时间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撑项目的加快推进与落地,沧州的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形成,产业结构将更加科学、合理和均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轮廓日渐清晰。

  以生态为基础,进一步提升沧州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

  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

  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发展与环境的对立、城市与乡村的反差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沧州将城市发展规划定位在“生态之城”,是从“褐色工业”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迁徙,是一场奔向幸福生活的绿色革命。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以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生产方式,从根本上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保护生态中加快发展。”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从沧州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之城”的宏伟目标,为沧州绿色崛起指明方向,也为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沧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城区绿色行动计划,积极推进城市公园、街头游园以及万亩城市森林公园和环城林带建设,城市绿化、城市配套及城市管理水平加速提升,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已通过初评,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令所有来沧州的外地人刮目相看。

  然而,作为正在崛起的沿海开放城市,我们的城市还有许多不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沧州更要坚定不移地打绿色牌,做生态文章:我市将加大造林力度,突出造林重点,千方百计增加绿化总量,重点实施绿色廊道、森林“围城”、万亩造林大方等重点绿化工程,启动实施重要水源地沿线及周边绿化,努力实现全市河渠堤坡及两侧宜林闲散隙地全部绿化;要抓好城市、乡村以及园区周边等重要节点的造林绿化,打造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要科学种树,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打破盐碱地制约,选种易栽、易活、经济、实用的乡土树种,凸显地方特色……

  目前,沧州造林绿化已取得可喜成绩:从去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打响了造林绿化攻坚战,市区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三项指标分别达到32.2%、37.05%和10.6平方米,均已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在秋冬造林18万亩的基础上,今春将力求完成造林绿化30万亩,使沧州的森林覆盖率提升两个百分点。

  ……

  绿树成阴花满城。悄然中,沧州已变成了一座大公园。多姿多彩的游园广场、绿意盎然的庭院小区、宽畅洁净的林阴道、清澈见底的古运河,一个绿色环保、自然和谐、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历史文化为灵魂,在传承中不断提升“软实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只有彰显独具特色的厚重历史文化,才会有生命、有味道、有魅力。

  沧州拥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建设“文化之城”,就是深入挖掘和发扬光大历史古迹、传统文化,为每一个沧州人留下“乡愁”,激发起全市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迈热情,打造沧州人自己的“精气神”。

  市委书记商黎光曾经指出,建设“文化之城”,关键是要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沧州的文化符号转化为沧州的特色名片,使沧州真正成为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之城。

  基于此,我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着力抓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重点打造环渤海文化产业带、大运河文化产业带和环京津文化产业带三大片区,努力把沧州建设成为环渤海、京津冀地区新兴文化产业高地。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部署:

  ——把沧州文庙、清风楼、乾隆御碑苑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等沧州特色文化串接起来,使流经沧州253公里的运河两岸成为文化创意、文艺观赏、书画会展、杂技武术、影视动漫、休闲旅游、养生健身、农业观光胜地。

  ——争取“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早日在沧州举办。同时,运用现代声光电和信息技术,打造一台杂技武术的文化盛宴。

  ——依托沿海渔乡文化、湿地文化,打造彰显海洋魅力的环渤海文化产业带,把沿海区域打造成现代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充分利用首都1小时交通圈优势,与京津开展对接合作,打造京津冀精品文化旅游胜地。

  ——重点抓好沧州汉代古城、王蒙文学院、国家民俗公园、沧州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实现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明确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市委、市政府还提供了土地供应、财政引导、税费减免、市场准入等多方面配套政策支持,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

  目前,不仅香港东晖国际、荷兰兴达航空等国际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参与沧州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有恒大集团、长城影视、天津美院,特别是北京的一些大企业,也正在与我市积极洽谈。此外,冀春集团、圣基集团、十里香酒业、献王集团等一批本土知名民营企业也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发展中来,为沧州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以“好人精神”为指引,凝聚起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强大正能量

  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在打造河北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和京津冀新的增长极中,“好人之城”建设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在实现沧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征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

  从2007年起,我市启动了“沧州好人”典型宣传评选活动,在之后的实践中又不断丰富内涵、创新载体、完善机制,深化拓展为建设“好人之城”工程。9年来,全市先后涌现出各类好人典型36000多名,宣传表彰各类好人典型600多名,其中15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连续7年领跑全国地级市,26个得到习近平、刘云山等中央及省委领导批示的重大典型走向全国。

  “要努力建设‘好人之城’,让沧州大地亲而善、和而美,成为精神财富和响亮名片。”市委书记商黎光的这席话道出了全市人民的心声,也成为大家投身“好人之城”建设的行动指南,狮城大地爱心涌动、正气高扬:

  ——“情系百姓,拼在基层——百姓喜爱的好官”评选活动全面铺开,让广大人民群众为身边那些真心为民、廉洁自律、干事创业的好干部点赞。

  ——“温暖沧州”系列爱心活动情动狮城。黄骅市的“暖心早餐屋”成为冬日里环卫工人温暖的家;运河区的“美哉家庭,爱在邻里”活动,新华区的“邻里故事汇”让友善和睦成为“热词”;全市的微心愿征集活动,已让3000多名需要帮助的人梦想成真;“1+1”对口帮扶,向贫困中小学生和贫困孤寡老人传递爱意。

  ——基层好人宣传评选活动进一步夯实“好人之城”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在推进月评“沧州好人”常态化基础上,好人评选向楼院、班组、村队延伸。其中,2000多个村评出4万余名基层好人。沧州大地从善如流、好人辈出。

  ——各类民间爱心志愿组织达1291个,参与群众18万人。他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活跃在狮城大地。在扶危济困中,在节会活动里,在倡导文明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让人与人之间感受到关爱和温情,让社会更加和谐文明。

  ——走近好人,温暖好人,沧州好人后援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和支持好人,先后组织社会各界为“沧州好人”办好事、实事500余件,成为好人背后最坚实的力量和强大支撑。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春满园。如今,“好人之城”建设不仅融入了每个沧州人的血液,也成为建设现代化沿海强市的强力支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以“沧州好人”为标杆,爱岗敬业、真抓实干蔚然成风。

  放眼正在加力实现跨越发展的沧州,全市上下发展思路着眼“五城建设”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五城建设”来开展,发展举措针对“五城建设”来制定,发展成果用“五城建设”来衡量。全市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生态环境日臻改善,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公民道德建设成效显著。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看到,市委、市政府正一手紧抓发展、一手紧抓精神文明建设,带领着730万沧州儿女齐声唱响“五城建设”主旋律,朝着实现沧州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目标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