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村”变身大公园美景引来城里游客

25.04.2016  12:54

□本报记者 崔虹

洁白的围墙,灰色的飞檐,潺潺的流水,干净的马路,再加上村民房前屋后的石榴树、法国梧桐、碧桃、柳树等,真是风景如画。徜徉其中,犹如身处江南水乡。这里,就是环境发生巨变的鹿泉区获鹿镇下聂庄村。

【村民讲述】

俺村一点儿不比市里差

4月21日,记者在下聂庄村采访时,恰巧遇见了无意中“闯入”的王彦娟和她的母亲。“我带着母亲到西山这边玩,在村口看着这儿挺漂亮,就进来了。”家住鹿泉区的王彦娟说,自己和母亲刚进村不到20分钟,就有些被“震住了”:干净整洁的进村路两旁种植着金叶榆、紫叶李、法桐等,错落有致,颜色各异。“村里树多、还有水,房子也很有特色,感觉这儿不是农村,倒像公园。

如果说王彦娟在短时间内就被下聂庄村的美丽深深吸引,那么,在村里生活了62年的杨东书则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下聂庄村的蜕变,从而更加热爱这片故土。

见到杨东书时,他正蹲在村里的小沟渠旁,用手捞起水面的树叶等漂浮物,扔到旁边的垃圾堆里。“道上这么干净,水里也不能脏了。”杨东书说,自己没想到村里能变得这么好。“以前,俺们村西南不远有个垃圾填埋场,村里一年四季臭得不行,夏天也不敢开窗户。一刮风,满村都是白色塑料袋,好多人都搬出去住了。”杨东书说,曾经,自己也萌生过出去居住的想法,不过幸亏没有成行。“现在,俺们村这么漂亮,生活比以前强多了,娶媳妇也容易了。

俺们村一点儿也不比市里差。”村民聂淑萍道出了下聂庄村所有村民的心里话。

空闲下来唱唱丝弦挺好

西部长青秀太行,群山环抱下聂庄……大街小巷水泥路,太阳能灯立两旁。排排楼房平地起,家家户户新瓦房。花草树木休闲亭,综合广场村中央。农家小院唱大戏,文化传承丝弦腔……”4月21日上午9时40分许,下聂庄村丝弦小院里,聂玲枝和聂金叶正在用丝弦腔歌唱自己的家乡。

说起自己喜爱的丝弦腔,63岁的聂金叶打开了话匣子。“俺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聂金叶说,那时候,没有固定的场所,有时候集中到家里唱,有时候骑车到鹿泉区的广场。由于时间不确定,所以能参加的人不多。“现在好了,村里给盖了这个小院,还买了服装,俺们每周二和周六下午都过来,多的时候有20多人。”聂金叶乐呵呵地说,除了自娱自乐外,她还和队友们去附近村演出,“挺过瘾的。

下聂庄村党支部书记仵风书介绍,下聂庄村历来丝弦爱好者众多,目前在区丝弦剧团工作的就有十多位。为了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2014年该村成立了鹿泉区丝弦文化民间传承基地——丝弦小院,并投资6万余元购置了服装、道具、器材,每逢过年和传统庙会,丝弦爱好者们都会在村中心广场、戏台为群众表演,很受村民欢迎。

【支书心声】

村子换新颜外迁村民又回来了

俺们村过去是有名的‘垃圾村’。”仵风书有些自嘲地说,1997年,村庄西南200米处峡石沟被建成垃圾填埋场,每天800多吨垃圾运到那里处理,“村里一年四季臭气熏天,三分之一以上村民离家外出居住。”仵风书说,啥时能把村子治理治理,成为村民的心愿。

2011年峡石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影响下聂庄村的外部因素彻底消除。仵风书告诉记者,2015年,更好的机会终于来了。“在2014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的基础上,2015年,区里全面开展‘五星乡村’创建活动,俺们村当然不能落后。”仵风书说,为了争创“五星乡村”,下聂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里铺设了1.1万多米的饮水管网,全天24小时供水,解决了原来饮水难的问题。”仵风书介绍,村里同时铺设了9000多米污水管网,还建了污水处理站、厕所全部改成水冲式、硬化了大街小巷、实现了路灯照明全覆盖、成立了保洁队伍等,彻底解决了村里的脏乱差问题。

仵风书介绍,2015年,村集体收入增加到23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9500元。

除了硬件设施外,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村里还建设了丝弦小院、村史馆、3500册的农家书屋,重修了古庙和戏台,在大街两侧安装了健身器材18件,成立了红白道德理事会,评比了五好家庭、好婆媳好妯娌68户,光纤入户安装了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

为了保证村民的平安,我们投资10万多元在村内外主要街道路口安装了监控设备,成立了夜间治安巡逻队、防火巡逻队,增设了普法宣传专栏等。”仵风书说,现在下聂庄村已经旧貌换新颜,过去外迁的村民又陆续搬回来了,“大家都说这是新时期的‘凤还巢’。

区里考核严 有压力也有动力

五星乡村”就是用五颗星来衡量考核工作水平,将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全部整合纳入五颗星范畴。这“五星”即美丽星、富裕星、文明星、和谐星、平安星。为保障“五星乡村”创建工作能够有序推进、落到实处,鹿泉区委、区政府还提出了“以分定星”和“三挂钩”,“以分定星”就是一项工作对应一颗星,单项工作满分均为100分,得到85分以上可达标定星,总分450分以上且单项工作不低于70分可认定为五星乡村。年底根据考核结果进行挂星和摘星。“三挂钩”则是考评结果与村集体奖补资金、村两委干部薪酬、实绩突出乡村和优秀包村干部评选挂钩,根据创建考核结果分别命名10个“五星乡村”、10个“四星乡村”和10个“三星乡村”,分别给予村集体一定金额奖补,同时给予村干部较高的绩效补贴等。反之,在创建工作中消极被动,处于落后状态,又长期没有明显改观的村,则对村干部、乡镇、包村干部分别通过扣除一定绩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进行通报批评等方式予以问责。

干了这么多年乡村工作,觉得这套工作制度非常科学,我们抓起来非常务实。”仵风书说,区里考核非常严格,自己有压力也有动力,每天都琢磨着怎么才能干好这五颗星。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