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酷副院长在全国法院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会做交流发言

22.01.2017  18:02

1月20日,最高法院在苏州召开全国法院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现场会暨司法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会。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对会议做出重要批示,贺荣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良酷在会上做交流发言,省法院司法技术辅助室等7个先进集体和徐丽英等52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

周强院长指出,要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契机,推进司法技术工作制度机制创新,不断完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加强监督制约,有效提升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贺荣副院长指出暂予监外执行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是我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在惩治犯罪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对罪犯人权的保障,对加强罪犯改造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技术工作是与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联系最紧密、提供专业技术保障最直接的一项重要工作。

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朱良酷在会上介绍,截至2016年9月,全省法院已累计完成组织诊断461人次,其中203人次符合保外就医条件,核准率由规范前的72%降到49%,组织诊断平均时长由原来的42个工作日降到22个工作日,工作效率提高48%。朱良酷副院长重点介绍了省法院在规范组织诊断工作方面所积累的三大经验。一是制定三大制度。省法院联合省检察院、省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出台《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医学诊断实施细则》和《关于解决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中常见医学问题及其规范措施的意见》,与《关于做好罪犯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的通知》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组织诊断制度体系,分别明确了组织诊断工作的责任主体,确立了诊断、审查“两步走”的实施步骤、规范了《保外就医严重疾病范围》中容易产生歧义的相关医学问题。二是创新三大机制。首先是引入盲查机制。规定对个别诊断结果有异议,可以到相邻指定医院进行盲查。盲查结果与原结果不一致的,要重新出具审查意见,以争取将矛盾化解在当地。其次是统筹法医力量。允许中院借助基层法院或同级检察机关法医力量,解决临时性法医短缺问题。最后是实行专家审议。建立临床医学专家库,对争议较大的疑难复杂案件,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进行会诊论证。三是开展职称评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后,为应对自主鉴定职能终止对司法技术人才队伍造成的冲击,省法院提前动手,于2007年就联合河北省检察院,首次开展法检系统职称评定工作,并推动这项工作被河北省人社厅纳入职称评定正常序列。通过先后四次评审,使河北法院系统354人次获得任职资格,使具有副主任法医师以上职称的人数达到36人,为全面开展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

朱良酷副院长最后表示,河北高院将继续按照最高法院要求,进一步完善暂予监外执行组织诊断工作,同时进一步挖掘司法技术工作潜力,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职能,为审判大局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为人民法院司法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