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治理10万亿市场盛宴大幕拉开

29.04.2016  14:16

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事件,让土壤污染防治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4月25日消息,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报告说,将出台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启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受国务院委托,陈吉宁向会议报告了2015年度全国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这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年度环境报告。 
   
  陈吉宁说,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 
   
  陈吉宁表示,“十三五”期间,环保部将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严密防控环境风险,不断提高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陈吉宁还表示,要夯实环境科技基础,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扩大绿色环保标准覆盖面。继续组织实施“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大气污染成因和控制技术研究”等重点专项,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等重点专项立项,强化环保科技支撑。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推广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加大建筑节能改造力度,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早前曾有报道,在上海环境卫生工程设计院院长张益看来,“土十条”在国家层面要有一个阶段性的控制目标。此外,“土十条”还需解决污染治理的模式问题。 
   
  目前的三种主要治理模式是:谁污染谁负责、谁受益谁负责以及国家承担。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教授看好PPP在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的前景,“耕地政策的一个重大的改变是‘十三五’提出了休耕和轮作,意味着土地在使用上可以做结构调整。对于土壤污染治理来说这是很重要的条件,以前必须种粮食的时候私人资金是进不去的,做不了PPP,现在可以通过改变作物种植结构来解决PPP模式的问题。而工业场地修复则主要靠商业资金。” 
   
  土壤污染治理未来的市场空间可以有多大?据张益分析,仅今年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而明年有可能超过300亿元,未来我国土壤修复市场的规模应该会达到10万亿级别。 
   
  A股中土壤治理概念股如永清环保、维尔利、铁汉生态、鸿达兴业、东江环保、桑德环境等,值得重点关注。 

  高能环境:单季度业绩增长转正,内生、外延双轮驱动逻辑持续兑现 
   
  受项目推进影响,三季报业绩略低预期,但单季度业绩已经转正,发展趋势逐步清晰。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同比增长39.2%,实现归母净利润4392万元,略微下降1.65%。考虑单季度,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及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3.4%、8.28%,单季度业绩转正,项目推进因素对于公司业绩影响开始逐渐减弱,公司业绩增长逐步步入正轨。 
   
  其他应收款暗示公司潜在跟踪项目众多,公司大逻辑清晰,未来订单无虞。公司三季度其他应收款1.37亿,比去年同期5200万增长明显,比中报披露的1.24亿仍有增长,我们判断其中1.1~1.2亿是项目保证金(中报附注推测),暗示公司潜在跟踪项目众多并不断增长。公司在环保领域布局二十年,具有品牌、业务资质、项目经验等全面优势,上市后获得资本助力,订单斩获能力大增,未来内生性增长得以保障。 
   
  外延式并购开始落地,借助资本平台整合行业逻辑逐步兑现。并购整合是环保行业发展重要逻辑,而投融资能力、项目挖掘及识别、项目整合能力是判断上市公司并购整合能力的关键要素。高能环境多年行业深耕及人员储备、布局使其具备并购方面的硬实力,上市融资则成功帮助公司突破资金瓶颈。公司上半年成立两个并购基金,并开始跟踪多个项目,而收购玉禾田环境20%股权的推进则是公司并购逻辑的兑现。 
   
  维持“推荐”评级。重申看好公司的逻辑:长期逻辑“团队+机制+品牌及行业积淀”,短期逻辑是资本运作及上市融资后订单推进带来的业绩释放。预计公司2015~2017EPS分别为0.95、1.48、2.12,维持“推荐”评级。 
   
  鸿达兴业:现金全资收购塑交所,稀缺化工电商平台和农业土壤修复巨头 
   
  事件1:公司发布1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6亿元,同比增长20.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23.61%,EPS为0.36元。公司预计15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5.5亿元,同比增长44.07%~58.48%。 
   
  事件2:公司及子公司广东金材实业有限公司拟以现金方式向鸿达兴业集团有限公司、周奕丰、广东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广东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95.64%股权,交易价格为12.7亿元。 
   
  事件3:公司全资子公司乌海化工拟购买发电企业蒙华海电股权。 
   
  投资建议:公司现已形成“氯碱、环保、新材料”三大业务协同发展的布局,PVC产业链一体化龙头优势明显,稀土新材料业务逐渐放量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土壤修复产业空间巨大公司已占得先机,拟100%持股塑交所带来互联网+农业+土壤修复预期。我们预计PVC主业今年盈利4.5-5个亿,明年预计6个亿,对应150亿市值;稀土业务15年实现利润6000万,预计16年利润8000万,参照北方稀土(600111,股吧)(600111),对应80亿市值;塑交所处于高速成长期,预计线上交易费、物流和金融服务三块盈利明年将达到1.5亿,对应100亿市值;假设明年国内外土壤修复共计50万亩,平均每亩实现盈利500元,预计土壤修复业务明年盈利合计2.5个亿,西部环保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给予60倍估值,对应150亿市值。 
   
  综上我们预计公司16年总市值480亿。我们预计公司15-16年EPS分别为0.60和1.25元,维持买入-A评级,目标价50元。 
   
  风险提示:PVC景气继续下滑、土壤改良进展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维尔利:平台战略不断深化,餐厨、沼气业务释放加速 
   
  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即将爆发,公司具有全套处理技术和示范项目优势,有望率先受益:餐厨垃圾十三五市场规模在500亿以上,国家近期执行餐厨垃圾试点城市中期检查,通过倒逼方式推进项目建设速度,明年市场有望加速释放。目前国内能稳定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示范项目相对较少,公司预处理+厌氧消化技术优势明显,并有稳定运行的示范工程,有望在行业发展之初成为标杆典范,快速抢占市场。 
   
  “固废领域综合平台型公司”战略已见成效并不断深入,业绩增长点多,弹性高:公司通过不断内生拓展加外延并购,目前业务已涉及渗滤液处理、餐厨垃圾处理、沼气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危废等10个细分领域,总市场空间千亿级别以上。其中餐厨垃圾、沼气工程、污泥处理等均是行业爆发前夕,有望成为将来业绩的主要增长点。此外,公司从今年起大力拓展垃圾焚烧业务(单个项目订单额度较大),若或突破,将为公司业绩带来高弹性。 
   
  在手订单充沛,为今明年业绩奠定基础:截止2015年3季报,公司今年母公司新签订单总额为11.98亿(未包含垃圾焚烧项目和金坛给水工程项目),较去年同期增长190%,比2014全年营业收入高出107%,四季度为传统签单旺季,全年订单总额有望进一步上升。3Q15公司存货、在建工程等较年初均实现大幅增长,显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为今、明年业绩高增长奠定结实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14年和3Q15的高增长验证了公司“综合平台型”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公司目前市值在90亿左右,是固废领域市值最小的公司,随着公司在各个新拓展领域的经验不断增多,获取订单的能力不断增强,将为市值扩张奠定基础。预计公司2015-201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06亿、16.59亿、23.23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53亿、2.24亿、3.13亿,(不考虑增发影响)EPS分别为0.44元、0.64元、0.90元,对应2015年11月24日收盘价25.92元,PE分别为59、40、29倍;考虑增发,EPS分别为0.38元、0.55元、0.77元,对应PE分别为68、47、34倍。我们看好公司的综合平台型发展战略,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主要业务市场释放低于预期;2、开工项目业绩确认低于预期。 

  启迪桑德:正式更名启迪桑德,产业整合加速 
   
  结论与建议: 
   
  公司今日发布公告股票名称正式由桑德环境变为更为启迪桑德。2015年4月10日清华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受让桑德集团持有的桑德环境2.52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9.80%。公司实际控制人由桑德集团变更为清华控股,更名更好的体现公司股东战略融合以及产业规划布局,促进公司整体经营及战略的融合与协同。 
   
  预计公司15/16年实现营收61.6、89.1亿元,同比增长41.11%/44.54%/,净利润10.3、14.9亿元,YOY+28.14%、44.7%,EPS1.22、1.76元,当前股价对应15、16年动态PE35X、24X,公司业务扩张具有持续性,未来高速成长确定性高,给予“买入”建议,目标价55.0元(2016年动态PE31X)。 
   
  清华控股正式入主桑德环境:桑德环境控股股东桑德集团于2015年4月10日和清华控股、启迪科服、清控资产与金信华创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协议转让其持有的252,179,937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80%),其中清华控股、启迪科服、清控资产与金信华创为一致行动人分别受让桑德环境股本总额约为6%、20%、3%、0.8%,转让价格为每股27.72元,总计69.9亿元。9月21日,正式办理完成相关过户登记手续,启迪科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清华控股,桑德集团在本次权益变动后持有公司15.01%股份。9月29日,公司召开董事会通过决议,拟变更公司名称幷提名王书贵先生、曹达先生、袁桅女士以及韩永先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10月20日的股东大会中已审议通过。王书贵先生是现任启迪控股副总裁,启迪科服总经理;其余提名董事均为清华控股高级管理人员。此次管理层变动标志着清华控股正式入主启迪桑德,作为清华控股旗下唯一的环保上市公司,在十三五环保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未来将迎来更多的产业整合,促进公司整体经营及战略的融合与协同。 
   
  转型综合化环境服务商:公司致力于废物资源化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主营业务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置系统集成、环保设备制造与销售、城乡环卫一体化、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及特定区域市政供水、污水处理领域。目前公司积极由固废投资运营商向综合化环境服务商转变,传统的固废、水务板块保持持续增长,在环卫、再生资源两大板块也取得积极进展。 
   
  互联网+环保线上线下布局资源回收业务:线下方面公司收购邢台恒亿60%股权、艾瑞环保100%股权,幷设立桑德(天津)再生资源投资控股公司和桑德绿动公司,分别经营项目投资管理和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线上方面公司推出O2O易再生网利用互联网技术服务于再生资源产业,幷发布桑德环卫云平台,依托桑德环卫云平台,公司将开启物流、回收、广告、交易、运营五大业务板块。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公司的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三季报回顾:前三季实现营收41.59亿元(YOY+44.98%),净利润6.17亿元(YOY+20.41%),符合预期。单季看,公司3Q实现收入17.10亿元(YOY+47.77%),实现净利润2.37亿元(YOY+18.97%)。营收增加主要系固废处理业务、新环卫一体化和再生资源业务增加所致。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15-16年实现营收61.62、89.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1.11%/44.54%/,净利润10.3、14.9亿元,YOY+28.14%、44.7%,EPS1.22、1.76元,当前股价对应15、16年动态PE35X、24X,公司业务扩张具有持续性,未来高速成长确定性高,给予买入建议,目标价55.0元(2016年动态PE31X)。 
   
  格林美:携手全球NCA供应龙头,打入国际锂电产业链 
   
  投资要点 
   
  公司11月19日与韩国ECORPO公司签署NCA车用动力电池材料战略合作备忘录。ECOPRO是一家根据大韩民国法律成立并存续的公司,主要产品是镍钴铝(NCA)以及镍钴锰等动力电池材料。ECOPRO目前是全球第二大NCA正极材料生产商,同时是三星SDI唯一的NCA正极材料外部供应商。公司与ECOPRO合作的备忘录规定主要内容包括:1、ECOPRO同意将三星SDI公司的锂离子电池前驱体制造项目委托于格林美,格林美接受委托,同意生产产品。2、除ECOPRO外,格林美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提供附件中所定义的前驱体产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合作。 
   
  公司布局全球动力锂电池NCA正极材料产业链。通过本次与ECOPRO公司的合作,公司在动力电池NCA正极材料的技术研发,以及后续的产品供应、材料检测评价,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与批量供应,有望打入全球动力电池NCA正极材料产业链,成为供应全球NCA动力电池的少数企业之一。 
   
  公司是国内再生资源行业的龙头企业,三季度业绩稳步增长。公司主营业务可以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钴镍钨铜板块、电池材料板块、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板块。2015年1-9月份,公司完成营业收入32.17亿元,同比增长11.24%。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652万元,同比增长1.66%,累计归母净利润为1.89亿元,同比增长21.05%,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同比增长14.29%。 
   
  公司于11月2日公告,投资6.57亿元拓展动力电池材料产业链。公司全资子公司荆门格林美拟投资65650万元,投资有三个项目,分别为:1、投资2.35亿元,建设年产10000吨动力电池用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项目;2、投资1.06亿元,建设年产5000吨镍钴铝(NCA)三元动力电池材料前驱体材料项目;3、投资3.16亿元,建设年产10000吨镍钴锰(NCM)三元前驱体原料项目。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0.2亿元,新增利润贡献近2亿元。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6年全球钴的供需紧张将推动下游钴深加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动力电池三元材料需求端持续放量,价格上涨弹性较大。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嘉能可减产对公司上游钴资源供应量的影响有限。下游以电池正极材料为主的钴深加工产品将出现量价齐升,预计2015,2016年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3.90亿,5.42亿,对应EPS分别为0.32,0.45元。参考有色金属行业以及电池材料平均估值,给予公司2016年40倍PE,目标价位18.00元,维持公司“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