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宗教局“多管齐下”帮您识别真假庙观

15.01.2016  11:45

  据新华社电 针对寺庙道观等地被承包经营、乱设功德箱、假冒宗教教职人员借机敛财等乱象,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在14日召开的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上介绍,国宗局去年以来加大了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采取了多项措施帮助公众对这些场所“立真识假”。

  国宗局近几年逐步推进佛教道教活动场所悬挂统一标识牌的工作,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区市完成标识牌的悬挂。

  去年,国家宗教局、统战部、公安部、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国家文物局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整治违法违规设立功德箱等借教敛财问题专项工作的通知》,在全国部署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效果显著。

  去年,全国大部分省区市已经完成了基础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同时国宗局还开发建设了查询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了上线运行。

  去年,国宗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任职备案专项工作,各地普遍建立健全了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主要指佛教寺院、道教宫观的主持方丈,伊斯兰教清真寺的阿訇、伊玛目、海推布,天主教教堂的主任司铎,基督教教堂的主任牧师等)的选举、聘任、考核、辞退等制度,推动了宗教活动场所主要教职人员管理的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