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网”上线 www.cngongji.cn

07.07.2014  13:20

 现有三种文字版本

据新华社电 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高山按下按钮,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筹办,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的“国家公祭网”(www.cngongji.cn)6日正式上线。

为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二战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今年2月底,我国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符合国际惯例、顺乎国内民意的决定,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今年12月13日,第一次国家公祭将在南京举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设立“国家公祭网”旨在进一步普及国家公祭相关知识,将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常态化,方便全球华人及爱好和平的国际友好人士随时随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难者,在提醒世人不忘历史教训的同时,进一步向世界传递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理念。

互动性是公祭网的最大特色之一。”朱成山介绍,国家公祭网,最重要的是祭奠的功能。为此,除了大量可供浏览、学习的信息外,公祭网设置了“在线公祭”区块,从而便于全球网友参与祭奠。区块下设“公祭堂”“家祭”“点烛敬香献花植树”等栏目,网友可直接进行祭奠,向遇难同胞点蜡烛、献花、植树、撞钟。生动的动态效果带来的庄重仪式感,让祭奠者肃穆、警醒。

据了解,今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网”还将增加俄、法、德、韩四种语言文字版本。

南京启动

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

据新华社电 为更好地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后人牢记历史教训,6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登记活动。

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迄今已经77年,幸存者大多已经80岁以上,已到耄耋之年,人数越来越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0多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由于特定的身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群体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历史传承的主要力量,在未来的证言活动、公祭活动中将承担更多的责任。纪念馆的目标是在今年12月13日首次国家公祭日之前征集到3000名以上的遗属信息。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家四代7人参加了当天的启动仪式。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说:“从有记忆开始,外婆(夏淑琴)就一直给我们讲她当年的悲惨遭遇。令人愤怒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却‘揣着明白装糊涂’,一而再地否认侵略历史。因此,我们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将口述历史传承下去。

编辑: 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