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访局官员:进京上访人数下降减少北京压力

09.02.2015  12:09

    原标题:国家信访局官员:进京上访人数下降减少北京压力

    今年1月,国家信访局督查组分赴5个省市,对“三农”问题进行集中督查。本次督查结束后,今年2月,国家信访局对外公开40个督查信访事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国家信访局第五督查组组长、来访接待司副司长木旦里甫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称,信访督查是信访工作的一把“尖刀”,为国家信访局实地了解基层信访情况提供大量经验。

    对于依法逐级走访政策实施后,地方可能出现的推诿信访事项问题,木旦里甫表示,地方对于信访人的合理诉求不得推诿,国家信访局发现推诿的情况,会依法追责,保证信访人的合理诉求。

     三农问题需从国家层面督促解决

    新京报: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国家信访局在短时间内进行了两次集中督查,选择的督查领域都是“三农”问题,为什么这两次的督查都聚焦于“三农”问题?

    木旦里甫:其实从2013年的下半年起,国家信访局就开始组织关于“三农”问题的大规模集中督查。2013年的那次督查主要以清理积难案件为主。2014年,国家信访局进行了3次督查,今年的1月是本年度的第一次督查。之所以选择三农事项,是因为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迅速,容易发生“三农”领域的问题,这些问题也都比较敏感,需要从国家层面上督促地方加大解决的力度。

    新京报:当信访人的信访事项到达国家信访局后,信访局会怎么处理?

    木旦里甫:我们首先会对信访事项进行筛查,对于确有问题的事项,我们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发函交办,一个是转送。

    新京报:和交办、转送相比,实地督查有什么作用?

    木旦里甫:实地督查是国家信访局在信访工作中的一把“尖刀”。从2013年8月以来,我们已派出了18个督查组,督查了19个省份,在督查过程中,我们对于每件信访事项都会和信访人直接面谈,了解他的诉求,以及地方对信访部门的处理情况。督查可以让我们直接与信访人面对面,拿到第一手信访资料,了解基层实际。从另一个角度讲,督查中,通过“暗访”,可以让我们了解地方工作中的不足,并及时指出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