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航空公司争着“拆除头等舱”

02.09.2014  10:35

政风、社风转换对航空公司产生“去高端化”压力

从9月1日起,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公司将全面取消头等舱座位,同时启用商务舱座位。国内航空公司“拆除头等舱”在业内持续蔓延。

中联航副总经理吴刚说,目前已经建议8月31日前购买9月1日后中联航头等舱客票的旅客全退,另行购买商务舱客票。“中联航将推动高客座率、高飞机利用率和高密度客舱布局,实现单一机型、单一舱位。

据悉,南航已经宣布,自10月26日起,将国内航线中窄体机型的头等舱全部取消,舱位结构重新回归“经济舱+公务舱”模式。今年6月,成立五周年的天津航空宣布将全面取消主力机型E190客机上的头等舱,改为推出“超值经济舱”,而且最高票价不超过所执飞航线的经济舱全价,部分淡季时段消费者还有机会享受折扣。

按照通常舱位布局,国内各大航空公司的窄体客机一般都采用“头等舱+经济舱”两舱布局,对于双通道宽体客机通常采用“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三舱布局。

随着头等舱逐步消失的是超值经济舱的推出。目前,国航也在北京-广州、北京-上海以及部分国际航线上投放高端经济舱产品。而东航全力推动中联航转向低成本运作。

拆除头等舱”图的是啥

曾经被视为身份、地位、尊荣象征的头等舱开始消失的背后,是政风、社风转换对航空公司产生的“去高端化”压力,也是全球性大趋势。最近一年多来,航企头等舱、公务舱收入持续下降。来自“两舱”旅客的超额收益日渐减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央遏制腐败、整治奢移、力倡廉洁简朴,使我们的社会风气加快向从简、从俭转换。

航空公司“去高端化”,有政策压力,更有市场动力。“拆除头等舱”表面看是奢侈性消费被抑制,实质则是大众化消费逐步释放,我国民航大众化前景日益明晰。我国有13亿人口,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迁徙频率前所未有,国民外出旅游愿望日益强烈。奢侈性消费品供过于求局面已经难以为继,大众化需求必须满足。

应当看到,“拆除头等舱”绝非国内特殊情况,而正在成为全球民航业的一种“新常态”。8月20日,美国航空公司宣布将在47架波音777-200客机上取消头等舱。德国汉莎航空将头等舱座位数量减少30%。 据新华社电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