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县屈家营古音乐绕梁燕赵盘桓京津

29.12.2014  18:16

    “鼓铙钹镲敲出远古绝响;锣管笛笙奏起时代之音”。经过一年多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位于固安县西南部的屈家营这个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再现了生机,成为全省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亮点。12月26日,当记者和 秦皇岛 游客走进这个村庄的时候,顿时尖叫:“这是什么宫殿庙堂?”“这里住的都是何等高贵人家?

    屈家营村居住着580户2316名地地道道的农民,街道两旁的农家门楼都用灰砖建成,古香古色,古朴典雅,广场上矗立着古音乐祖师的雕像,石板路上拓着古乐的乐谱,墙上点缀着不同的古典乐器。村支书胡庆军介绍说,他们的规划是请中央美院搞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用符号象征着“屈家营音乐会”。

    有着“音乐活化石”之称的“屈家营音乐”为民间笙管乐,相传源于元明之际的寺院佛教音乐,它既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犷,又兼具南方音乐的婉转清幽,与西安的仿唐乐舞、湖北的编钟乐、北京智化寺音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被誉为“中国文化之瑰宝”,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是这么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村庄,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几经淡出,甚至滑向被遗忘的角落。在街头宣传橱窗上,记者看到几年前的脏乱差:房前屋后垃圾、柴草堆、土坑和临街旱厕猪圈。

    在这两年的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攻坚战中,屈家营村拆除私搭乱建、横扫残垣断壁,仅垃圾处理就动用了10多台车辆机械,干了一个多月。建设下沉式垃圾池5处,安装“庭院一体化+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设施20套;改装双瓮式厕所和其它水冲式厕所590套;安装生物质炉具210户、安装太阳能路灯132盏;铺设沥青路面和石板路面4700平方米、实施线路改造8432米、新增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

    村民林中树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争相学习古乐的风气日渐形成。为拓宽传承路径,村里打破惯例首次招收31名女学员。长期登台演奏的骨干每月可领取1200元的补贴。音乐会会长胡国庆说:“自从发放误工补贴后,乐手们能够坚持每天晚上不少于两个半小时的排练并向学员传授技艺。”即兴吟诵了《贺三宝》、《鹅浪子》、《哭城》等曲目的乐手胡宽坦言自己的梦想是“农民音乐家”。

    村委会南侧是屈家营音乐会堂。今年又新添了起源馆、传承馆、公式楼、八角亭等。如今,音乐会堂已被纳入京津冀旅游一卡通免费景区,古乐、温泉、采摘、农家饭成为“北京野生动物园-屈家营-白洋淀”文化旅游景点线路上的一支组合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