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济成为张家口发展新引擎

10.07.2015  13:09

产业向园区聚集 项目在园区做强
园区经济成为张家口发展新引擎

      盛夏时节,走进张家口各大产业园区,但见张北云计算产业园、怀来航天产业园等正紧张施工,南山产业聚集区沃尔沃发动机、西山产业聚集区张煤机等投产企业生产如火如荼……产业向园区聚集,项目在园区做强,到目前张家口市产业园区达到24个,建成区面积达52.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绿色食品加工、新能源等为主导的园区产业体系。园区经济已成为张家口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适应经济新常态,激发增长新动力,张家口要强力推进奥运、园区、生态、县域‘四型经济’发展战略。”张家口市委书记邢国辉表示,尤其要紧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冬奥两大机遇,举全市之力发展壮大园区经济,尽快推动张家口实现绿色崛起。
      全市24个产业园区共入驻企业886家,其中投产企业737家,在建企业149家。在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园区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2014年完成总产值460亿元、税金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53亿元、利税329亿元。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针对园区起步晚、规模小、基础差的现状,该市编制了《张家口市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推动各园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引导各县区不断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投入,推进路、电、暖、气、通信、污水处理等“十通一平”工程建设,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需要。2014年园区修路33公里,架设电线33.5公里,铺设供水管网14.5公里、排水管网34.6公里,铺设供气、供热、通讯管网51公里,全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达到25亿元。
      拓展融资渠道,推动投入多元化。为改变园区基础设施只靠财政投入的单一形式,该市确定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当年非财政直接投资不低于50%的目标,并列入对县区重点工作的专项考核,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建设、企业化经营、组建国有独资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通过BOT等形式开发建设、发行债券等多元投资格局。怀安县与中铁十局第十工程公司以BT形式建设中瑞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园,宣化县成功发行企业债券6亿元,有效解决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2014年全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中非财政直接投资13亿元,占52%。
      加强银企对接,化解园区发展难题。为帮助园区和入驻企业解决建设资金紧缺问题,该市组织了建行张家口分行与园区和企业的银企对接会。截至目前,建行已为园区5家企业放贷8.6亿元,9家企业进入信贷流程,35家企业列为信贷项目可行名单。建行张家口分行组建了园区项目营销团队,各产业园区管委会分别确定了对接小组和对接方案,建立了银行、园区、企业三方定期对接议事平台,为解决园区建设融资困难开辟了新的途径。
      加强督导考核,助力园区健康发展。发展园区经济,产业是支撑,项目是抓手。为调动各县区抓项目的积极性,该市要求县区主要领导“一名在家主持工作,一名外出招商引资”成为常态。把考核评价作为推动园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出台了《张家口市产业园区考核评价办法》,月调度、季汇报,半年进行一次实地观摩拉练,并将园区项目开工率、投产率等多项指标在市级媒体公开亮相,有力地推动了园区项目建设有序进行。
      坚持有中生新,让老树开出新花。钢铁、装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是张家口多年积累下来的“家底”。通过产业向园区聚集,大力改进生产工艺、开发优质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向“高端、智能、绿色”的方向迈进。目前,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柱的西山产业聚集区共签约项目69个,总投资300亿元。其中落户企业324家,建成投产企业92家,年产值48亿元。中煤集团、中粮集团、河钢集团、冀中能源、三一重工等多家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该园区。
      坚持无中生有,让新芽长成大树。今年上半年,园区建设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张北云计算基地签约并开工建设,吉利沃尔沃整车项目落户该市南山产业聚集区,中瑞中小企业园、怀来航天产业园等一批新兴产业园区也相继开花结果。南山产业聚集区是张家口市着力打造的以沃尔沃汽车项目为核心的汽车产业研发制造基地。2014年已经生产沃尔沃汽车发动机3.87万台,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预计到2020年,该园区形成年产60万台发动机企业1家,年产20万辆整车企业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20家。汽车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利税超过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