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二五”河北答卷

25.12.2015  21:26

□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王成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连续跑过GDP增速;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新增就业不降反升;养老金等发放标准一提再提……一个个民生指标的积极变化令人倍感温暖。

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加大民生投入,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有新提高,生活质量有新改善,更多人的“幸福感”正由期盼慢慢成为现实。

■ 兜好民生底线 ■

民生投入只增不减,社保网络越织越密

附近有唐山市人民医院、孩子上学有唐山四中、荷花坑市场近在咫尺,出门医疗、教育、商业配套齐全,进屋水、电、暖、燃气全部接入公共管网系统,12层以上住户还配壁挂式太阳能热水器……今年55岁的唐山市民李秀芳不禁感慨,住了多年震后危旧平房,没想到如今住进了舒适便利的旭安园小区。

出棚进楼、老有所居是老百姓的民生愿景之一。省住建厅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省累计开工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208.7万套,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19%,今年我省还将开工保障房20万套。

翻开我省民生保障持续改善这本“大相册”,安居仅仅是其中的一页。“十二五”以来,我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织牢。

五年来,社保覆盖面越来越大。到2015年10月底,我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比2011年初分别增加330.7万人、159.52万人、214.44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439.45万人,参保率达98.57%。

五年来,社会保障待遇越来越高。我省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差标准分别从2011年的197元和95元,提高到了2015年的251元和123元。

五年来,雪中送炭的事越来越多。为让群众过个踏实年,提前下拨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等资金;全面推进“阳光低保”,建立低保申请对象参与和申诉平台,进一步推进阳光听证,到2015年实现管理地域和管理对象100%双覆盖;将实施兼并重组企业纳入稳岗扶持范围,加大援企稳岗政策落实力度……

在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放缓、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省经济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这些“暖心”的变化实属来之不易。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财政收入增幅逐渐放缓。全省财政收入增速从“十二五”初期的两位数增长,滑落至后期的一位数小幅增长。

然而,“钱袋子”虽紧,民生保障力度却不降,用在民生领域的投入不减反增。数据显示,2011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为2732亿元,占总支出的77.2%,此后连续几年,民生投入保持持续增长。今年1-9月份,全省民生支出达到3114.6亿元,已超过“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年数额,占前三季度全部支出的比重达到80.2%,高于2011年3个百分点。

真金白银”的投入,无疑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织密民生保障网络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使我省“十二五”民生“相册”中的笑脸越装越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