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朝着“四化”目标奋力推进 ——浙江省常山县卫生健康局局长 朱璋

16.07.2019  13:23

  常山县作为浙江省11个试点县之一,于2017年10月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并于2018年1月全面铺开,成立2家医共体,分别由县人民医院牵头与10家卫生院和县中医院牵头与4家卫生院组成。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实现了“医务人员动起来,医疗水平高起来,基层就诊多起来,群众满意提起来”的目标。常山县的主要做法是按照省医改办提出“三统一、三统筹、三强化”的要求,确立“四化”目标奋力推进。

   盘活现有资源  推动管理同质化

  统一机构。成立县域医共体管委会,所有分院(乡镇卫生院)法人由总院院长担任,分院院长由总院统一任免。医共体内“一个账号、一个药品目录、一体化采购配送”。

  统筹医保。按照“总额预付、结余留用、超支承担”原则,让医保资金从“医院收入”转为“医院成本”;推行医保差异化报销,县、乡和外出就医按照不同比例报销,门诊按人头结算,住院按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结算,长期住院患者按床日结算。

  统享信息。医共体内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检查化验等结果连续记录和共享,建立区域影像、检验、病理、消毒供应、心电和超声等中心。实行基层检验检查、县级医院出具报告,或分院开具检验单,到总院进行检验检查,医共体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018年,6.4万人次在基层就医接受县级医院服务,2300余人次享受“一单通”。

   实施人事创新  促进队伍优质化

  创新职称评聘。医共体内实施高级职称自主评聘,提高工作量、履职能力、服务质量的评价权重,对带教、急救、夜班等予以量化计分。服务基层作为高级职称评聘的前置条件,总院职工承诺到分院服务3年以上,即可聘高一级职称。2018年,总院75名有参评意向的人员自愿到分院服务。

  创新岗位管理。分院职工身份统一为差额事业编制,实行全员岗位设置,根据工作量和服务人口,基层分院共设岗425个,专技岗占90%以上,工作量相对较少的岗位予以合并。实施后勤服务社会化,推进安保、物业、保洁等工勤岗位统一购买社会服务。目前各分院共聘任377人,减岗48个。

  创新绩效分配。实施分院院长年薪制。分院执行总院考核制度,以工作数量、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突破原有绩效工资总额限制,向一线岗位、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2018年分院职工年人均收入提高12%,各分院间年人均收入相差2.9万余元;分院内职工最高和最低年收入差值9.8万余元。

   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服务一体化

  总院提能强龙头。明确总院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强化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和重点学科建设,建立专家工作站13个,县人民医院成为浙大一院分院,与省妇保院深度合作。2018年,全县两家医共体实现门诊114.11万人次、住院3.53万人次、业务收入47314.1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79%、6.42%和12.58%。专家工作站服务群众3.5万人次。

  分院提质夯基础。推行“一院一品一特色”,推进5S规范管理,推进医防融合,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做深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院专家纳入签约服务团队,公共卫生机构专业人员下沉服务,推出“10+2”个性化签约服务包。2018年,基层实现门诊43.09万人次、住院2307人次、业务收入6038.3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57%、36.83%和14.84%。

  综合提面优能力。建立县级专家到分院执业、分院医师到总院轮训制度,常态化开展专技培训、岗位练兵、技能比武、业务竞赛,精细化推行执业带教、模块培训、师徒结对。2018年,总院专家到分院执业978人次、培训分院医务人员870余人次、指导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3项。

   优化服务体系  实现保障全面化

  改善就诊新环境。实施县人民医院二期、中医医院住院大楼、县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实施分院3年改造建设计划,对各分院外环境进行整体改造。

  优化就医新流程。推广医共体医疗服务细节60条,实施自助预约、志愿服务、“一体化”综合救治,预约挂号接入村便民服务中心,实现“诊间结算”“床边结算”。

  构建就医新秩序。出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疾病目录》《县级医院疾病诊治目录》等,明确转诊标准,畅通转诊渠道,引导病人首诊选择基层医疗机构,2018年全县基层就诊率同比增加两个百分点。

“365”构成“常山样本”
  人事分配制度是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卫生厅
浙江推进县域医防协同
  “至2022年,医共体医防协同工作机制初步建立,卫生厅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