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如期开学 王石直斥四中业主

01.09.2014  16:15

  曾经一度被质疑能否顺利建成并开学的北京四中房山校区,在8月31日这天如期举行了校区落成暨开学典礼,迎来了首批180名新生。

  作为名牌重点率达到96%以上的中国“第一强校”,全国首个落成的、具有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标识的学校项目,四中房山校区的开学受到国务院、教育部、北京市及房山区委等领导的重视和见证,将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据悉,在开学典礼前夕、参观四中新校区过程中,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谈及曾经投诉四中的业主,表示“中国的未来在教育,将百年名校北京四中引入房山,对万科来说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式田园学校?

  四中落定房山,新校区的设计风格就成为区、市政府关注的焦点。经过几番分析,政府和学校建筑负责人决定将四中新校区打造为“中国第一个三星级绿色校园”。

  不同于传统校园建筑,设计师李虎要打造的是一个绿色校园,在三大设计理念中,“绿色”排在首位,其次是“社会性”、“和谐与平衡”。

  在他的思考中,正如孔子“习礼大树下,授课杏林旁”所言,从古至今,中华传统文化都把人与自然的融合作为思想与价值取向核心,而且独善其身也不能适应社会,必须通过有形的建筑来帮助学生提高这些技能。为了能平衡自然和社会,设计师整体的设计思路更加巧妙,其构思了一种新的体系:即在田圃和公园这两种自然形态之间,建起学校。

  一位深耕工业化建筑的设计师告诉记者,四中新校区有太多结构设计值得借鉴,“一是学校仿佛漂浮在两个花园之中,整体的建筑形式是一个有机的、自由流动的、如根茎般的结构,二是它的侧立面营造出半围合式的公共空间,就像中国传统的行走式园林般;三是宽敞的室内和室外走廊,充分考虑到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打破传统学校笔直、漫长、枯燥的走廊形象,采用奔跑式的动感流线型实际,让孩子们的课间活动变动更生动有趣”。

  另一位业内教育专家分析,新校区的设计理念最值得教育界反思。在他看来,进入新世纪来,在能源危机、全球变暖、灾害频发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将积极的传统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让年青一代学会尊重自然,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诸多挑战,已是刻不容缓的议题。

  在这位教育专家看来,新校区的设计也有助于解决近年来频发的校园问题,比如压力大、压抑等问题。

  据了解,四中新校区已成为新版《中小学校设计规范》首个实施的重点中学项目,全国首个绿色三星学校项目,全国绿色建设和新型学校范本。

  教育均等化范本

  一所优质学校所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有时甚至要比一座工厂所带来的人口集聚效应更加稳固。

  教育的推动作用,房山区教育委员会主任郭志族感触很深:“优质教育吸引了学生就读,绝大多数家庭的成员被带动在城镇就业、生活、消费,形成了以教育为核心的小产业链,教育成为拉动经济最有力、最环保的‘绿色引擎’。

  据相关负责人回忆,刚起步的长阳新城缺乏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的几乎所有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更是稀缺。直到2010年,在北京市政府的协调下,宣武区和房山区政府的教育资源得以共享,长阳新城才真正有了教育基础。

  但长阳刚开始引入重点中学时,从未敢考虑北京四中。这座百年名校拥有100%的高考升学率,其中96%考入重点大学,一半以上走进清华北大,百年老校北京四中被誉为中国最好的中学。而且在此前,北京四中从未开办过其他校区。

  机会在2010年夏出现,房山区常务副区长李江刚从西城区调任过来,一直关注教育的李江与房山区教委和四中校长进行了双向沟通。最终,四中校长被房山区政府引进优质资源的积极态度和诚意感动,在学校设施、资源配置到师资力量等方面慎重考量后,最终决定在房山创建新校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一位专家认为,房山在城镇化进程中,将教育资源发展作为重点,引入15年全程教育和优质名校,对人口迁移和人员流动形成正向作用,“很大程度上能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减少人户分离,提高综合效益”。

  “北京四中落地房山具有极强的样本意义,为中国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提供了动力和实践经验。”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感概。

  而一位教育界专家指出,教育均等化受到两方面制约:一是硬件约束,地方资金紧缺无法投入,而学校的建设理念也参差不齐;二是软件约束,优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有限。相对于资金和学校硬件问题,优质教育资源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于是,引入名校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

  尽管与过去相比,北京市基础教育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提高和均衡,但同时还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问题。受限于资源紧张和办学行政壁垒等多重因素,北京优质名校落地新城或远郊并非易事。

  在此背景下,北京四中新校区落地房山,让业界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这意味着新城区居民能够获得同样优质的教育配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北京四中等优质教育资源的进驻,不仅仅提升了房山区的教育资源配套,更是区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助跑器。

编辑:【梅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