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商从农种葡萄葡萄熟了愁销路

17.07.2014  12:48

  

■为了保证葡萄品质,每棵葡萄树上只留了两串葡萄。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日前,王先生来电:

我在鹿泉市铜冶镇承包了40亩地种葡萄,现在葡萄可以采摘了,可因为没什么人知道,1500余公斤成熟的葡萄长在架上,如果这个周末再不摘完,就会落果,大半年的辛苦也就白费了。

本报记者 尚燕华 调查: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了王先生位于鹿泉铜冶镇的葡萄园。虽然他的葡萄园紧邻石铜路,且在路边打出了农家乐及采摘的大招牌,但因石铜路修路,到这里需要绕行南三环,因此从这里经过的车辆并不是很多。

王先生名叫王志强,今年34岁,言行举止颇有商人的和气及沉稳,但他皮肤晒得黝黑,模样及装扮都像一个十足的农民。记者采访他时,他的眉头始终拧着一个疙瘩,偶尔露出的笑容也十分僵硬,说话声音嘶哑。“大棚里的葡萄都熟透了,正是好吃的时候,但却没人来摘,挺不过三五天就要开始落果了。”王先生说,他种的大棚葡萄学名叫藤稔,俗称乒乓球葡萄,这种葡萄特别适合鲜吃,味道甜酸适口。这是他大棚葡萄可以让游客采摘的第一年,他每天天没亮就起来,在葡萄棚里棚外侍弄一天。浑身累得能散了架。最近一段日子,虽然很累,但晚上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眼瞅着熟透了的葡萄卖不出去,我急得一嘴泡,吃不下,睡不香。

王志强是邯郸人,不到20岁就到石家庄打拼。他学过厨师,在饭店干过。后来,他代理了某品牌啤酒的销售。三年前,他跟朋友去乡下的一次采摘,让他对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当即决定弃商从农。

那次去乡下采摘,王志强发现人家种的葡萄、西红柿、黄瓜等水果、蔬菜的味道都比在城里卖的味道好,朋友告诉他这些都是自种自吃,没有农药化肥,也不苛求产量。“土地真是太神奇了,你种下什么长什么,想让它好吃就好吃,想让它产量高就能产量高。”王志强说,他曾当过厨师,对食材的要求也很高,从这时起他就有了承包土地种植无公害蔬菜水果的想法,不施化肥农药,不追求产量。开一家饭店,全部用自己种的蔬菜、水果做食材。

2012年春节,他拿出百万积蓄,承包40多亩地,种上了葡萄,并在地边盘下了一家农家乐,让游客摘葡萄后有个吃饭的地方。去年,葡萄苗就陆续挂果,但产量很少,没有销路的问题。今年进入了盛果期,七个大棚产果量在2000多公斤,但至今才卖出去500多公斤。

走进王志强的葡萄大棚,记者看到,每棵葡萄树上仅在最下面有两串葡萄,需要蹲着采摘,而葡萄树的中间及顶部都没有葡萄。王志强说,为了保证葡萄好吃,无公害,原本每棵能结五六串葡萄,他只让农艺师留下两串,使用的肥料都是农家肥。

光顾着侍弄葡萄,没及时开拓出销路,导致销售难,王先生连连感叹自己太大意了,但同时也表示自己会一直坚持下去,坚持种无公害的水果、蔬菜。

王先生说,这个周末是葡萄最后的采摘期限,他希望能有市民前来采摘,且采摘园里有每位十元的馒头和大锅菜,同时也可以点农家乐的特色菜并钓鱼,菜品享受八五折。“现在同样的葡萄在其它采摘园里采摘,每斤的价格都是四五十元。这是我大棚葡萄采摘的第一年,我愿意以每箱(6斤装)90元的超低价供游客采摘。

这个周末,本报新媒体将组织市民自驾游前往采摘。若市民有采摘意愿,可拨打88629457报名。同时,可以私信燕赵晚报官方微博,或扫描二维码关注燕赵晚报微信。

编辑: 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