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一上网 难卖变难求——“电商邱县”给农特产品带来的新变化

21.07.2017  08:52

  □记者 胡晓梅 通讯员 霍飞飞

  7月17日临近晚上9点,邱县刘云固村的临街店铺早已打烊,但村里的电商服务站依然灯火通明。村民们正在遴选自家大棚里结出的哈密瓜。这些哈密瓜“穿”上标有二维码的新包装,借助站里网络的强大触角销往全国各地。

  而就在几天前,刘云固村的郝海亮还在望着合作社的40多个哈密瓜大棚,既欣喜又惆怅。欣喜的是,经培育改良过后的哈密瓜品种,今年历史性地大丰收;惆怅的是,瓜熟了却一时找不着合适的买家,而哈密瓜保质期又很短。

  “没想到,经村里的电商服务站牵线搭桥,合作社的哈密瓜快速搭上了农村电商这一‘网络快车’,及时被发往全国各地。短短10天时间,电商不仅及时帮我们找到了客户,而且还让我们的瓜卖出了高于普通销售价两倍的好价钱。”郝海亮说,今年农村电商让合作社的200万斤哈密瓜被抢购一空,直接增收达100万元,现在订单还排着号呢。

  洋溢在郝海亮脸上的笑容,是邱县电商发展的一个缩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总要求,该县紧紧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当地丰富的农特产品,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结合农村实际,从解决“农民网购难、物流远、农产品销售慢”的三大难题入手,整合农村流通网络资源,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在每个村设立电商服务站,打通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带动了农民增收。

  为推动农村电商全覆盖工作高效开展,邱县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领导任副组长、县直有关单位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电子商务领导小组,下设农村电子商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商务局,简称“电商办”。制定并下发了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系统性、操作性较强的指导文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网站、微信、农村大喇叭等平台发布信息,粉刷农村电商宣传墙,发放彩页,制作城乡公交车车体喷绘广告,营造农村电商发展的良好氛围。

  邱县,作为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严格按照评审程序,于2016年11月全面完成了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工作,形成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县级有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物流配送、物流仓储三个中心;乡镇有7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和乡镇物流快递中心,217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通过整合现有农村资源,该县积极推动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与农村淘宝、供销、万村千乡、农家店、快递物流、合作社等实体结合,为农民提供代购代销代缴、销售信息咨询、快递配送等服务,丰富了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功能。

  随着“电商邱县”农村电商全覆盖的快速推进,目前,除了刘云固村的哈密瓜之外,邱县礼村的蜜桃、百户寨村的油桃、刘云固村的手工粗布、新鲜庄村的特色木雕工艺品等一批“邱字号”特色产品也纷纷踏上农村电商网络平台,插上互联网翅膀,走俏全国。

上半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1200亿元
  (记者吴新光)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上半年,全省完成电子商务交易额11200亿元,同比增长23.人民政府
藁城区市场局强化网络监管助力农村电商
    “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处于起步阶段,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