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30.06.2014  11:57

    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新华网北京6月29日电 题:赋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新华社评论员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60年前,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著名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年世界形势风云变幻,这一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在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并日益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为人类通向和平、有序的美好未来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

    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从致敬历史,到思考现实,再到探索未来,一条时空脉络贯穿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这是一次中国与世界的坦诚相对,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庄严承诺,更是全球化背景下,一个热爱和平的文明古国为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作出的持续贡献。

    一甲子光阴匆匆流逝,如今的世界早非当初模样。岁月见证了全球化的突飞猛进,这一进程促使人类在发展与危机中共同进退。然而,与各国对自身利益的关注相比,国际合作的步调总是充满曲折。国与国关系的不公正不平等现象,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人们: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如习主席指出的:“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在新形势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六个“坚持”给予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