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年前比,国人身高增速放缓

23.07.2015  11:17

■专家列了一张孩子年龄与身高表,家长们不妨对比一下

■孩子为啥长不高?营养过剩、睡眠不足、缺乏锻炼……

国家卫计委最近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称,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7.1厘米,成年女性是155.8厘米。该消息一经公布便引起广大网友们的强烈关注,有网友甚至还和韩国、日本相比,结果发现国人的平均身高竟然最低。市一院医学专家彭少舫长期关注国人身高,和十年前相比,国人身高上升速度较为缓慢。这除了身高上升极限因素外,与孩子们的饮食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如缺乏锻炼、营养过剩、体重超标、精神紧张等。孩子们如何才能长得更高?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事儿?对个儿矮的孩子,家长们又该怎么办……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

□本报首席记者 王凤伟 通讯员 刘允儒

权威发布

国人身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增长最快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乎没有人认为‘一个160厘米个头的成年人个子矮’,现在呢?这样个头的成年人,几乎大家都会认为这个人的个子‘有点矮’。”说这句话的是彭少舫,市一院儿科主任医师,行医32年,长期关注国人身高状况。她说,国人的身高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上升最快,近十年上升较慢。国人的身高在改革开放后明显增高,三十多年来,国人的平均身高增高了5—6厘米,这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跟上来了,这两点对身高的影响是很大的。可是,与韩国、日本上升的近20厘米的数据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彭少舫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省人民医院、省二院、省儿童医院和市妇产医院等多位儿科及内分泌科专家的认可。

多位专家认为,身高是人体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体质的基本状况。在去年全国“两会”上,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列举了两组数据让人震惊:一是中国青少年体质连续下降,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二是在世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日本排29位,中国男性排名32位。这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同时还需引起注意的是,近十年来,和身高上升的缓慢速度相比,人们的体重呈惊人的速度上升。权威数据显示,现在,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

深读追问

啥原因让孩子长慢了,甚至长不高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长得慢了,甚至长不高了?彭少舫和石家庄健高儿科门诊部儿科专家王继春认为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过剩:儿童身高的发育必须有完善的营养素供给,营养需要均衡,在保证必需的热量的基础上,需要提供优质蛋白质类食品,如鱼、肉、蛋、奶等,同时还需要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等。营养均衡可使生长潜力得到最好发挥。不少家长有一个营养的误区,认为加强营养一定要多吃鸡鸭鱼肉。可实际上,过多蛋白质的摄入,会增加肝肾负担,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抑制孩子食欲。有些孩子营养过剩后造成肥胖,容易引发性早熟等情况的发生,最终使得身材偏矮。需指出的是,高糖、脂肪过多的食物,还很有可能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性早熟: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再加上各种保健食品的上市,性早熟的孩子呈上升趋势。如果女孩在8岁之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或者女孩的月经初潮发生在十岁以前,很有可能就是性早熟。性激素提前大量分泌,骨龄提前,骨骺会提前融合,缩短了青春期生长的年限,孩子加速生长两三年后,身高增长开始减慢。

——睡眠不足: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的睡眠不足。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个子矮的少儿所分泌的生长素量远少于正常少儿,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由于夜间睡眠不足和精神高度紧张造成的。由于孩子从儿童时期到青春前期,在睡眠时分泌旺盛,晚上9时至次日上午9时所分泌的生长素数量是白天12个小时的3倍,特别是在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可出现一个分泌高峰。鉴于此,最好让孩子早睡,小学生最好在九点半前上床,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缺乏锻炼:事实证明,适当运动对孩子的身高增长有明显益处,运动的孩子比不运动的孩子平均高2—3厘米,有的甚至更多。运动可以加快孩子们全身的血液循环,改善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营养。适量的运动还可增加对骨端骺板的刺激,加速骨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骨骼的生长,此外还能刺激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相关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障碍。再有就是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某些代谢性疾病,如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肾小管酸中毒等。

拦截采访

65%的家长认为个子矮属正常

23,蹿一蹿”的老话是个误区

两岁以后的孩子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的,青春期的孩子每年少于6厘米的,就需要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彭少舫说,我国儿童矮小症的发病率是3﹪,4—12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矮小患儿达700万人左右,但真正接受治疗的患儿不足三万。很多父母和萧红的父母一样,认为孩子不长个可能是长得晚,或者是营养跟不上造成的,从而耽误了矮小儿童的最佳治疗时间。

同时,眼下,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23,蹿一蹿”,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判断孩子能不能长,不应该看年龄,应该看“骨龄”,一般女孩骨龄超过15岁,男孩骨龄超过17岁,骨骺大多已经闭合,这时候再想长高就很难了。鉴于此,家长们要尽早关注孩子的身高,当孩子个子出现生长缓慢时应及时就医。

您认为孩子的个头矮小是正常的吗?”昨天上午,记者在省城街头对20位家长进行采访调查,结果发现有13位家长表示“孩子矮小属于正常现象”,有3位家长认为“可能不正常,需要观察”,其余4位家长选择了“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看”。

萧红(化名)就是一名矮小症患者,16岁的她身高只有149厘米,父母认为“女儿年龄较小,将来还会长个子”。今年暑假期间,在亲戚的劝说下,父母带着萧红来到市一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萧红的骨龄已经达到18岁。由于其骨骺已完全闭合,这意味着治疗也没太大的意义。面对女儿可能终生就是这个个头,萧红的父母着急之余更多的是无奈。

孩子身高最新标准表

新闻延伸

明后两天

免费瞧“矮小症

7月24日(全天)和7月25日(上午半天),市一院(位于范西路)儿童生长发育门诊将对矮小症进行义诊。对身高属于矮小症诊断标准的前10名患者免费拍骨龄片;免费测量身高、体重;免费计算靶身高、体重指数;每人免费赠送全国儿童身高、体重百分位图表一张;为肥胖症、矮小症患者免费建立身高、体重检测档案。7月25日9时30分—10时30分,举行“儿童青少年矮小症的原因和治疗”公益讲座。

7月25日石家庄健高儿科门诊部(位于柏林怡园):将对矮小症进行义诊。对前来就诊的矮小症患者免费测量身高,免费测骨龄。对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出现的矮小症、性早熟、发育迟缓以及青春期提前等疾病,该门诊部专家王继春、倪桂臣、伍学焱将为孩子们开展营养、心理、行为、环境与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与预防。

编辑: 双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