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10.06.2015  14:15

加快把环京津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张庆伟讲话 赵勇出席 王晓东代表我市交流发言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于6月8日在我市固安县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本顺,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现场协调调度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并在座谈会上讲话。周本顺强调,环京津市县要适应协同发展的新形势,加快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尽快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省委副书记赵勇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王晓东,市长冯韶慧参加相关活动。

            会议期间,周本顺、张庆伟等考察了固安县对接北京产业项目发展情况,听取了环京津部分市、县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汇报,并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

            周本顺指出,要抓紧把环京津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是河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大家就是历史的功臣;抓不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就成了历史的罪人。我们要做历史的功臣,不能做历史的罪人。环京津市县都应该建成在京津冀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经济强市、经济强县。省委、省政府寄希望于环京津市县尽快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引领带动河北转型升级、绿色崛起。

            周本顺指出,要干与自身在京津冀城市群所处地位相适应的事。在京津冀这个世界级城市群中,河北就是都市连绵区。因此,在这个区域内,我们的城市、农村、产业、生态、服务,都要与这样的定位相适应。城市是都市卫星城,农村是都市乡村,农业是都市农业,服务是都市服务。我们要围绕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把自身城市的档次、层次、品位搞上去,建设一批生态环境更美、商务成本更低、生活质量更优的卫星城,使这一地区成为最具活力的地区,形成强大的“反磁力”。

            周本顺强调,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去解决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京津冀三地是不同的行政单位,推进协同发展,存在很多的体制和机制障碍,很多政策规定不适应。面对这些体制机制障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推进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我们就去解决什么问题,实践需要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就怎么解决。要发扬苦干、实干的作风,全力以赴,勇毅笃行,把京津冀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向前进。

            张庆伟指出,近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一批专项规划将要出台,一批重要政策将要公布,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将要实施。从现在起,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纲要》的落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精心组织、全力实施,把协同发展新机遇变成河北发展新优势。一要深化思想认识。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机遇意识、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坚定协同理念,充分激发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二要把握发展定位。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纲要》的定位,认真研究落实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以统筹的理念和系统的办法,深化谋划,统筹推进,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协同工作规划好、布局好、实施好。三要抓住关键环节。要把规划编制、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重大问题研究作为当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精准发力、重点推进,以点带面、活跃全局,统筹带动协同发展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王晓东在发言中表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加速推进,进一步明确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和定位,对于廊坊而言至关重要。只要充分认识到、解决好这个问题,廊坊就可以抓住协同发展最先受益的辐射和带动,充分借助和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走在区域协同发展的前列。对此,廊坊完全可以通过全域的生态修复、环境改善来打造新型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典范,通过科技成果最大限度、最高效率的转化使自身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典范,通过打破行政、产业、城乡之间的壁垒成为区域合作发展、协同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典范。对此,廊坊将从生态环境、创新驱动、改革创新的角度出发,重点做好生态修复、产业布局、城市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力争把自身优势放到最大,加快推进廊坊“四个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争做先行军。

        市委秘书长张金波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