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抗战英雄谱 燕赵女杰——安娥

27.07.2015  22:00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这首脍炙人口的《卖报歌》被很多人所熟悉,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人。她,就是《国歌》作者田汉的妻子,安娥。

安娥原名张式沅,1905年10月11日出生在获鹿县范谈村的一个书香之家。安娥天资聪慧。18岁考入北京国立美专西画系。192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安娥刚刚20岁。 1929年,安娥从苏联学成归国,开始了她的红色革命之旅。

在上海,年仅24岁的安娥开始在中共中央特科陈赓同志领导下工作,接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去做国民党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中央特派员”杨登瀛的秘书,利用这个有利位置,将重要情报直接呈交给中共特科陈赓同志。

1933年,因为领导人姚篷子被捕叛变,安娥和党组织失去了联系。经作曲家任光的介绍,安娥进入上海百代唱片公司歌曲部工作,两人合作创作了大量旋律悦耳、意境优美的歌曲。

1934年,电影《渔光曲》在上海公映时创下了连映84天的纪录,在影片中由任光谱曲、安娥作词的同名电影主题曲也随之传唱全国。因为《渔光曲》参加莫斯科影展时获荣誉奖,安娥的声誉也开始驰名海内外。

1933年到1937年,安娥为《女性的呐喊》《渔光曲》《卖报歌》《打回老家去》《路是我们开》《我们不怕流血》《抗敌歌》《战士哀歌》等进步歌曲和救亡歌曲创作歌词。其中一些优秀作品更是历经岁月的涤荡,至今仍在传唱。尤其创作于1936年《打回老家去》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被认为是“当时仅次于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最为广大群众喜爱的救亡歌曲”。

抗日战争初期,安娥参与发起和筹建了战时儿童保育会,1939年初冬,应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韦永成的邀请,安娥以《广西日报》战地记者的名义赴战区采访,继续用她的文字和才情为革命呐喊。

说起安娥,人们总会不由地想起田汉。在与他的情感旅程中,安娥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悲欢,终于以她自身的独立人格尊严和智慧风貌,铸就一曲非同寻常的爱情之歌。

安娥、田汉是一对感情深厚的革命伴侣。民族存亡战线上的相同感受,决定了安娥的爱情命运,两人在事业上彼此支持和配合,成为一段佳话。1976年8月18日,安娥与世长辞。几经辗转,她的骨灰终于回到了故乡。在双凤山革命陵园,安娥、田汉夫妇的塑像静静地矗立在这里。

安娥为革命、为人民歌唱了一生,奉献了自己全部心血和智慧,她的那些深受人民热爱的优秀作品必定会永远流传下去!